伐鄭回國之后已經快到冬天了,指的是天氣的冬天不是周歷法的冬天。冬天嘛,農事已經結束,通常是搞些亂七八糟事情的季節,比如打仗。不過今年,魯國建了一座新城,叫做向。是不是覺得很耳熟。
之前隱公二年,莒子入向,把回了娘家的妻子向姜重新帶走。當時就說過,向這個地名再出現的時候已經不再是獨立國家,這就是第一次。所以大抵是向為莒國所吞并,此時又成為了魯國的疆土,所以才由魯國在此建城。
文姜聽到這里,狀似無意地道“此消彼長啊。”
允回頭看了她一眼。
好了,小事不多說,開始桓公十六年的正題。為什么這一年會講到宣姜呢,因為衛侯朔逃到齊國去啦。那他為什么要逃呢事情先往前追溯三年,衛宣公晉去世,由公子朔即位。然而公子朔,他也不是衛國的合法繼承人耶。
這一回顧,就要回顧到二十多年前去了。隱公四年,衛州吁被殺,國不可一日無君,所以衛國人迎回了在邢國做質子的公子晉,也就是后來的衛宣公。衛宣公這個人呢,不知道是在他哥衛桓公的時候,還是在他爹衛莊公的時候,就干了件好事。
他搞小媽文學。
不過小媽文學的重點是背德的刺激,如果衛宣公是等他爹死了以后才搞的,其實那在春秋時代不算是什么稀奇事,甚至還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烝報婚”。烝,雖然我們之前說它是冬祭,但其實也有“上淫”之意,所以娶庶母也叫烝。
至于報,是叔嫂文學。就,其實小媽和叔嫂文學都不是今天才有的,它全部有歷史原型。不論是先秦時期還是后來蒙古、女真這類游牧民族,其實都還保留有這種比較原始的婚姻形態。當然,還是沒有我們之前說的母系背景下的形態更原始。
“哈,烝庶母之事雖不并非稀奇,卻也往往有所顧忌,偏他肆意妄為,變本加厲,最終甚至做出奪子妻之事。”時至今日,哪怕衛侯晉早已死去幾十年,宣姜說起此事仍舊十分怨忿。
就如方才宣姜拆穿文姜的假話一樣,文姜也不給她留面子“也未見你多惦念與公子伋險些成婚的情誼。”
宣姜立即眨了眨眼,一派純真無辜之色。
“便縱是衛侯晉有心對公子伋下手,你怕是也在其中煽風點火了不少罷。”
“瞧姐姐說的,我想要自己的孩子成為衛國之君又有什么錯呢”宣姜歪歪頭,伸手輕點自己的唇角,“況且若非衛侯晉自己起了殺心,我也做不得什么。”
繼續說衛宣公,他和他的庶母夷姜生了個兒子,叫急子。史記會寫成公子伋,是同一個人。夷姜的夷或許是個國家,不太確定,也可能是東夷族的夷反正不是齊國的姜姓,身份應該不高。
衛宣公把公子伋交給了右公子職教養。關于右公子是什么身份無從考證,但古人都認為是右媵之子,諸侯的配偶中除了夫人外地位最高的應該就是右媵,從這個角度
而言,公子職應該是公子晉的兄弟中地位比較高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