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扶我一下如何。”諸兒道,他抬頭看向文姜,而文姜目不斜視。
盡管形容狼狽他的額頭側邊紅了一片,發髻和衣衫都有些散亂,卻看起來依舊溫文爾雅,一派謙謙君子之貌。但是所有與他生活在同時代的人都曾經聽聞過,齊侯諸兒是多么肆意妄為、荒淫無道。
在場亦有少部分人知道,他最終死于非命。
即使沒有指名道姓,在座中人也都知道諸兒究竟是在呼喚誰。與自己無關的荒唐事誰都不會嫌棄太多,何況如今的局哪怕對歷經百戰的他們而言也難得一見。
文姜會選擇新歡,還是舊愛;是哥哥,還是丈夫生前她作出了答復,但那畢竟中間還摻雜著權力和家國,如今則另當別論了。
齊襄公和文姜的故事暫時告一段落,雖然很狗血很勁爆,但是宣姜的故事其實也不遑多讓。前者比起后者更出名完全是因為兄妹亂倫,然而追究起來,后者其實也在亂倫。就當時的社會觀念而言,二者可能并沒有太大差別。
為什么偏偏集中在這個時期,又為什么偏偏是齊女。就文姜和宣姜兩姐妹的事跡來看,很難不讓人生出些陰謀論。齊國自齊僖公時開始小霸,文姜險些嫁給了鄭太子忽,宣姜則差點成了衛國太子伋的妻子。
即使最后陰差陽錯都沒有成功,但她們還是都成了一國的君夫人,并且也成功讓自己的兒子當上了太子,無意外便會是日后的國君。姻親確實在這個時期的國際交往中并不能作為決定性因素存在,但要說完全沒有影響也是不可能的。
另外,通過姻親關系來控制他國的事情也時常存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宋莊公幫助鄭厲公篡位大概也有一部分打的是這個如意算盤,可惜沒有成功。以上討論的是陰謀論存在的土壤,至于究竟齊國到底有沒有這樣的圖謀,我只能說,沒有證據,所以不知道。
允緊緊盯著自己的妻子。若是他活著歸國,勢必會與對方絕婚。然而他并沒有來得及做到,她就還是他的夫人。生前或是為了同早日登上君位,而她能手握權力;或是為她母國能夠更加強盛,而她的地位更加穩固。但如今這些都已不存在了。
允還是想再看她選一次才能死心,與感情無關,這涉及他的顏面。
但如果陰謀論確實存在,那么魯桓公的死,絕不僅僅是因為所謂的綠帽。而更像是文姜和齊襄公,一個想要作為母夫人攝政,一個想要削弱近鄰的魯國,二人一拍即合的結果。當然,他們之間的血緣和逆倫的感情,應該是合作的基礎。
是的,雖然史書肯定不會明寫,但我認為這兩個人應該不會是全然的互相利用關系。以他們二人齊國公子的身份,就算真的想養些男女情人也很簡單,完全沒必要選自己的血親。固然遺俗使他們不至于被歸為罪孽,亂倫也還是會受非議的。
而且魯世家寫文姜和魯桓公之死有關所以不敢歸國。但事實上如果把左傳往后翻一翻,會發現兒子魯莊公即位之后
,文姜和齊襄公數次相會。有時候是在齊地,由文姜主動前往;而有時候是在魯地,左傳明明白白地寫著,“齊志也”。
是齊襄公主動來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