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公十五年是格外平靜的一年,除了代表齊桓公始霸的第二次鄄之會之外就沒什么大事。之前說了,這次會盟的參與者為齊、宋、陳、衛、鄭五國,魯國依然沒有參加,某種程度上當然代表魯國還不承認齊國的霸主地位。
但是文姜卻在此之后再次入齊了。文姜入齊當然不是稀奇事,齊襄公在世的時候兩個人私會過好幾次,在齊國和在魯國都有過。但是這時候齊襄公人都死透了,墳頭草都幾米了,她卻特意回了齊國,確實不太正常。
說到這里,我們就需要了解一件事情,關于夫人的歸寧。我們今天結婚了想回娘家還是比較輕易的,什么大年三十啊重男輕女的習俗暫且不談,就說平時。但是這個時代按禮,夫人只有父母尚在才能歸寧。
關于父母只有一個活著的具體規定不詳,但總而言之一般夫人是通過派遣夫家的卿大夫回母國聘問,就算是歸寧了。說實話挺不人道的,很有那種,父母不在了你就徹底是夫家人了的味道。
但是這么說的話又有一件很微妙的事,我們之前提到的幾位夫人,大多數都和娘家有比較緊密的關系當然,在一個婚姻是結兩姓之好,血緣又是政治核心的年代,這也并不是件奇怪的事情,畢竟聯姻本身目的就是政治的。
所以話說回來,文姜這次入齊雖然名義上是歸寧,但是考慮到她嫁到魯國都差不多三十年了,齊襄公死后的這近十年也再沒去過齊國,怎么想這次入齊都是政治原因比較大。最可能的就是與鄄之會齊桓公稱霸,而魯國沒有參會有關。
魯國沒參會其實很正常,魯國作為周公后裔,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最尊奉周禮的。齊桓公稱霸這件事魯國明顯不會樂意,但是魯國因為公子糾和齊國折騰多年,好不容易才終于握手言和,從這個角度考慮文姜這次出面很可能是為了調和
諸兒看向文姜,眼神難得沒有那種玩世不恭的漠然,甚至稱得上柔情“你原是這般念舊”
他大抵是還要說些愛語,卻被文姜打斷“勿要多情。”她口中雖是這么說,卻沒有拒絕諸兒握過來的手。
“都十幾年了。”她最后低聲道。
諸兒亡于魯侯同八年,而她亡于二十一年。文姜自己都未想過還有再見之日。
或許是看得太多了,或許是聽了許久想開了,同除了冷哼之外,對他們二人的影影綽綽竟然視而不見。
接下來齊國和鄒國幫宋國去伐了一個沒什么存在感的小國,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鄭國乘著這個時機,又跑去攻打宋國了。什么不是去年宋國剛和大家簽過和約嗎但是很可惜,鄭厲公對宋國恐怕是耿耿于懷很久了。
當年鄭厲公借宋國之力成功上位,但是宋國也借此從他這里取得了不少利益,所以本來兩國關系就敵友難辨。如今鄭厲公終于徹底坐穩寶座,祭仲死了,原繁也死了,他再無掣肘,是時候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了。
但
是這種行為實在不太講道義,何況還是在齊國剛稱霸之后霸主有什么責任呢,當然要負責擺平小弟們的矛盾,懲惡揚善,鋤強扶弱。所以齊國赫然帶著宋國和衛國,扭頭又把鄭國打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