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內容從經開始,正月癸丑日,“葬我小君文姜”。是的,文姜去世了,但事實上她不是在魯莊公二十二年去世的,而是在二十一年的七月戊戌日。諸侯五月而葬,君夫人與丈夫享受同等待遇,所以去世和葬禮隔了快半年。
同年,魯莊公入齊納幣,所謂納幣其實就是納徵。我們都聽說過傳統的婚禮其實比較復雜,根據儀禮iddot士昏禮的記載分為六個步驟。首先是納采,即選擇想要迎娶的女性;第二步問名,嗯,其實步驟雖然叫問名但更主要是問姓。
本作者萬年眉壽提醒您最全的直播和古人一起讀史書盡在,域名
問了女子姓后要占卜吉兇,比如姬姓和姞姓就很吉利,因為周人的先祖后稷的妻子就是姞姓,結婚就能生而蕃。姬和姜應該也比較好,是周朝的主流組合,或者說是統治根基。
所以這個吉兇吧,其實很難說是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以商朝為例,如果看甲骨卜辭,會發現有時候卜到不吉利的東西,卜人就會再卜一遍,直到有吉利的結果為止。嗯所以卜吉兇這個事情,可能還是主打一個實用主義。
說到問名這個步驟,其實妾室入門前也會有類似的行為。不同于正妻和有地位的側室,妾身份卑微,可能根本就沒有姓但是姓本來是血緣的象征,每個人都本應有姓,沒有的話一般是族群被滅或者本身就是未開化的部族。
總而言之,之前說對正經婚姻來說問名是卜吉兇和是否相配,但是對納妾而言則是為了防止同姓。至于怎么卜出那個沒姓的妾原本姓什么,我不知道,不要問我,反正有相關事件記載。所以由此可見,這會兒真的很忌諱娶同姓女。
小白聽到這里瞥了一眼詭諸,對方仍舊對面前的一切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卻在聽到這里的時候眉頭皺得更緊了。
誰教他便是那個犯忌諱的人呢
他心頭哂笑,朗聲道“不知晉公可曾聽過一九州軼事。”見詭諸的視線投向他,小白繼續說道,“聽聞那不知某國的君主執意娶敗國之女,卜之禍國亦不甘休,并為將其子立為太子,先后逼死了自己的太子并驅逐了其余諸子。”
詭諸的神色先是變得不大好看,但很快便平緩下來,甚至少了先前的極度警惕。此人意有所指,但他既敢做,便不畏懼人言。況且若知此事,又稱他晉公,則必是與他同時之人,而非什么鬼神。
倒是所出之言聽不懂卻又能聽懂的女子,教他更感到不安。
見詭諸的反應并不如自己所愿,小白又道“可惜,他所愛的幼子卻不久便死于他生前所倚重的臣子之手,后來君位更是落到了原本被他驅逐的”
說到這里,小白便不說了,只是笑笑。
他生前時,晉國君位已經落到了晉夷吾手中,然此子不過小人。以他觀之,公子重耳遲早當為晉國之主。可惜,可惜,未能由他一手促成。彼時他已年歲漸長,心有余而力不足。
關于這個忌諱娶同姓女有兩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我們這里舉個比較有名的人,晉文公。晉文
公重耳流亡的那些年里,曾經去過鄭國。鄭文公對他非常不禮遇,這都算說得好聽的,其實是非常看不上他,畢竟各國流亡公子多了去了。
鄭文公的弟弟就勸他要禮遇重耳一點,說重耳是得天命的人。得天命的一個體現就是,重耳是姬出,也就是說他母親也是姬姓,他卻活到了今天。換句話講就是說,同姓大部分連孩子都生不出,生了可能也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