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三年很短,沒什么大事,依然是一個暴風雨前的平靜的狀態。這一年最初記載的是魯國從僖公二年十月到三年五月一直沒下雨,大半年沒下雨理應旱災,但是經里面并沒有說,也就是說沒有造成旱災。
七個月不下雨還沒有造成旱災其實不太正常,這里主要比照其他旱災的記載。發生旱災通常是在秋季。我們之前就說過其實周歷正月其實是農歷十一月,也就是正值隆冬。那周歷秋季就是實際上的夏天。
而魯國雖然連續七個月沒下雨,但是今年夏六月,也就是農歷四月下雨了。農歷四月也就是初夏就已經開始下雨了,自然就沒有到旱災的程度。
既然沒災,想搞點團建活動就更沒有后顧之憂了。等到秋天,先是之前貫之盟的齊、宋、江、黃四國再次在陽谷會盟,琢磨著想對楚國下手。接下來齊桓公還特意派人來邀請魯國加入陽谷之盟,考慮一陣后的冬天,季友特意去齊國加入了聯盟。
而與此同時,楚國第三次對鄭國下手了,繼第一次半途而廢,第一次抓個鄭國大夫之后,第三次鄭文公終于受不了了,有心干脆從了楚國算了。但是他的大臣勸他不能從,因為齊國才為了我們興師動眾,如果背棄齊國就有道德瑕疵,不吉利。
大臣都這么說了,鄭文公就堅持下來沒從,繼續忍忍,這一忍就忍到了魯僖公四年,齊國終于要為他出頭了。但這次出頭其實也沒有直接對楚國動手,而是先找了個借口攻打蔡國,雖然這個借口好像也不是不能理解。
事情是這樣的,齊桓公娶過三位夫人,其中有一位是蔡姬,蔡穆侯的妹妹。這兄妹倆的爹就是當年調戲息夫人的那個蔡哀侯。現在這個時間點,楚國當政的是也正好是息夫人的小兒子楚成王。
說是蔡姬某次和齊桓公一起在園子里游玩,園子里有湖,兩人于是一起泛舟游樂。但是蔡姬呢,閑著沒事搖船,他們的船當然不會是后來的畫舫,八成是條不經搖的小木船,震蕩比較嚴重。
蔡姬搖船把齊桓公嚇得神色都變了,趕緊阻止她,但是蔡姬估計是覺得就這,夫妻倆嘛,就沒理他。結果齊桓公一怒之下就把她送回娘家了。說的是沒有絕婚,但是你都把人家送回娘家了,到底是什么意思大家也都清楚。
于是蔡穆侯就把蔡姬再嫁了,這就成了齊國出兵的“借口”。
關于蔡姬的再嫁,馬王堆漢墓帛書中有一本春秋事語,里面提到這件事的說法是,蔡穆侯是在蔡姬的意見下把她再嫁的。看,連當事人都覺得她被離婚了,只有齊桓公自己覺得是他被綠了。
當然,這畢竟是一個開戰的借口,也許他并沒有這么覺得。但無論如何,拿這種事當導火索,感覺寧可相信是真的,不然好像有點太丟面子了,好歹是諸侯之長誒。換個角度的話,也實在是太能屈能伸了。
方才沒來得及出口的嘲笑,此時盡皆表露在熊惲的臉上。他甚至特意走到小白旁邊,在此前小白的兄
姐們所占據的位置坐下,也不開口,只是似笑非笑地一直看著自己生前的對手。
小白倒也沒有半分退縮,而是直勾勾地與他對視。
想看萬年眉壽寫的直播和古人一起讀史書第94章僖公三年、四年1嗎請記住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