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什么時候殺自己的兒子了
“說到殺兒子這事,唐朝好像還挺多的吧,你別看李世民對李承乾容忍度那么高,李承
乾都造反了還留他一命,那是因為他是長孫皇后給李世民的小孩。你換個其他人給李世民生的兒子試試,李世民一樣照殺不誤。加上武則天在位時期其實也殺了不少姓李的人,可能李隆基也耳濡目染了。”
漢武帝劉徹但是那個李瑛沒想謀反吧,他甚至連查實都不查實一下就直接把人殺了
“是的,他連查實都不查實一下就直接把人殺了,這時候李隆基也算是人到中晚年了,已經是要是早點死就好了的階段。不過武惠妃和李林甫雖然把李瑛從太子之位上拉下來了,也沒能如愿讓李琩當上太子,李隆基更看好李亨。”
“而李瑛去世沒多久,武惠妃也更著去世了。李隆基心里那個不痛快啊,好像沒有了武惠妃,下一秒他也活不成了似的。這時候,他就盯上楊玉環了。”
“楊玉環本來是李隆基的兒子李琩的王妃,李琩這波是太子沒當成,老婆還沒了。李隆基得到楊玉環之后的故事大家也都明白了,無外乎是他有多寵愛楊貴妃,對楊貴妃多好之類的。”
“后期的安史之亂,可以說楊貴妃替李隆基分擔走了一半的罵名。”
“后期的李隆基沉迷享樂、揮霍無度,驕奢淫逸。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句詩大家都聽過吧,講得就是李隆基給楊貴妃運荔枝的事。李隆基為了給楊貴妃送這點荔枝可謂是勞民又傷財,但是李隆基只管自己快樂,不管底下人死活,我管你路上跑死幾匹馬,我要新鮮荔枝你就得給我送,耽誤了不新鮮了,那你就等著掉腦袋吧。”
漢武帝劉徹荔枝
“說起荔枝,除了楊貴妃愛吃,漢武帝也挺愛吃的。還在上林苑移栽了荔枝,修了個扶荔宮。不過漢武帝這個扶荔宮也不怎么樣。”
“大家都知道荔枝是熱帶水果,離開廣東廣西其他地方壓根就不合適,更別提長安了,但是漢武帝他又非要,于是扶荔宮就誕生了。扶荔宮也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溫室大棚了吧,人為的去模擬荔枝的生長環境。”
“但是吧,養過花花草草或者是在實驗室里養過培養皿的都知道,這野生的菌和地栽的花,那生命力叫一個頑強,主打的就是一個不怕死,但是一旦跟人工培育沾上邊了吧,他就比生雞蛋的雞蛋殼上面那層薄膜還要脆弱,主打的就是一個隨心所欲,死給你看。”
“漢武帝的這個扶荔宮里的荔枝樹也是一樣的,水土不服,根本活不下來,漢武帝一怒之下,就把照顧荔枝樹的人全給殺了。這也是封建社會的殘忍之處了,人命他是真不值錢啊。”
劉徹
那朕就不修扶荔宮了唄
朕不修了還不行嗎
“啊,又扯遠了,繼續說回到李隆基,李隆基為了彰顯自己對楊玉環的寵愛,把楊玉環的親人全都大肆加封。這里很值得一提的一個人就是楊國忠。”
“楊國忠是張易之的外甥,楊玉環的堂兄。張易之前面講武則天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和同學們聊一嘴,張易之就是后期武則天的男寵之一,也是被
張柬之發動政變清理掉的二張其中之一。”
“楊國忠這人比李林甫還沒用。但他很會撒謊和拍馬屁,兩次天寶年間對南詔發動戰爭的失利都能讓他謊報成軍功,最后南詔直接背叛了唐朝,還吞并了唐朝的版圖。水災和饑荒到了他嘴里也是小事,沒有造成損失,李隆基被他哄得一愣一愣的,吹捧得身心舒暢。直接在李林甫死后就讓楊國忠當了宰相。官位越大越好貪。楊國忠更加肆無忌憚了。”、
“從始至終楊國忠對唐朝的唯一貢獻就是說對了一句話,那就是安祿山會造反。”
“最后事實證明他說得對,安祿山確實反了。”
“但是李隆基不信。李隆基覺得這是楊國忠對安祿山的污蔑。這就有點離譜了。該信的你不信,不該信的你全信。跟前面十幾年的勵精圖治比起來,后面二十年的李隆基就跟被認定奪舍了似的。”
“原本李林甫在的時候,安祿山還有點怕他,不敢搞小動作。但是你換成楊國忠了,那可以說是最后一點威懾力都沒有了。前面提到過,李隆基設立節度使,他專門設立了十大節度使。節度使既可以掌財、又可以領兵、還能管轄屬地的民眾。造反的安祿山,就是從平盧節度使一路爬上來的。”
“說起安祿山,他也是個為了向上爬什么都豁得出去的人,他看李隆基寵幸楊玉環,就直接拜楊玉環為自己的養母,有了這一層身份在,安祿山在官場更是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