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霸王孫策618年。
“看來孫策同學這段時間也沒有松懈。那么最后一個問題,由趙匡胤同學來回答。佛教創始人的全名是”
趙匡胤
很遺憾。
趙匡胤就是那個松懈了的人。
趙匡胤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忙得腳不沾地。
每天除了抽空上線跟皇帝們名為閑聊實為打探消息,剩下的時間就是開會開會,不停的開會。
趙光義一家莫名橫死震動了朝野上下。
趙匡胤給的借口又著實不太有說服力。
即便朝臣們一點證據都沒有,也因著這事在朝堂之上吵了三天。
最后趙匡胤把趙光義一家各個都追封了一把,并且把京都的守衛和巡街的士兵多派了一倍,才算勉強安撫好朝臣。
然后他就馬不停蹄的召集武將們開始開會。
討論此時直接對契丹人開戰的可能。
由于趙匡胤剛制定了從南到北從弱到強的計劃沒多久。
武將們的嗓門又很大。
說是開會。
還不如說是吵架。
即便是趙匡胤。都被他們吵得腦瓜子生疼。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雖然跟趙匡胤一樣有屏幕的將領們都支持趙匡胤。
但更多不知道內情的武將們都選擇了反對。
在他們看來,趙匡胤可能是一時半會接受不了趙光義的死,性情大變想要去以卵擊石。
而夠得上參加這種討論的文官們也紛紛持反對意見。
原因無他。
文官們一直都不支持趙匡胤御駕親征。
雖然他們的反對往往都會遭到趙匡胤的無視。
但文官們還是倔強的把自己的態度給擺了出來。
最后的結果就是吵了這么多天依舊沒吵出個結果來。
雖然趙匡胤是皇帝,但這會跟他同一陣線的人實在是太少。
趙匡胤又不是很想做那種獨斷專行聽不進去勸的皇帝。
場面直接就僵住了。
趙匡胤本來還在想要怎么拿出一個完美的作戰計劃讓武將們心服口服。
就猝不及防的被言羽陽點名了。
雖然趙匡胤覺得這
題好眼熟,他一定在哪里見過。
但他就是想不起來。
而其他人已經沸騰了。
漢武帝劉徹帝師問朕朕知道
唐太宗李世民朕也知道
大唐明珠太平公主問我問我我知道
淮陰侯韓信剛剛那題我不會,但是這題我會
秦始皇嬴政帝師怎么不問朕
趙匡胤
合著你們都知道,就朕不知道
看趙匡胤答不上來,言羽陽就換了個人問。
“那朱元璋同學,你來回答一下。”
朱元璋
那么多知道的你不問,你來問朕
朕又沒說朕知道
朱元璋光記得這個佛教創始人名字好像挺長的,不是中原人,有五六個字,但是全名叫啥他是真不記得了。
明太祖朱元璋忘了。
漢武帝劉徹朕記得問朕問朕
唐太宗李世民朕也記得朕記得他的每個名字
秦始皇嬴政所以帝師為什么不問朕
皇帝們到底還是不懂現代人的撕傘行為。
你都知道了那我還問你干嘛,要問肯定就問那些不知道的。
“既然朱元璋同學也不知道,那請朱翊鈞同學來回答一下。”言羽陽一如既往的跳過了大群里那些說自己會的皇帝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