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走后,方英也被人叫走了,臨走前還吩咐人把剛才秦王挑的幾匹馬隔開安頓好。
于是李盛和另外的幾匹馬被帶了出來往外走,跟他齊排著走的是一匹純黑色的大馬,不知道為什么,這馬總是搶步,老是想走到他前面去,李盛覺得莫名其妙,干啥啊,換個宿舍而已,又不是領獎品去,這么著急干嘛
于是李盛就讓開了,切,他可是擁有高智商大腦的人類內核,不計較這個。
但是旁邊的負責人就夸他“秦王挑的這匹馬脾氣很溫和啊,也不往前搶。”
李盛聽著,覺得很像幼兒園的時候生活老師夸他乖乖排隊的語氣。
系統及時出現為他解惑公馬是很有競爭欲望的,沒經過訓練的馬在兩馬并行的時候,經常會越走越快。”
他們這幾匹馬被帶到了另外的一個馬廄,地方很大很寬敞,雖然還是吃那些東西,但住宿環境上升了一個新臺階。
有老大了就是不一樣嘿,李盛左右看了看,他被安排在靠邊的一個位置,陰涼通風,挺好,他喜歡自己的新床位。
但是李盛沒在他的新床位待多久,因為他的“脾氣溫和通人性”的評語,再加上這次軍馬的數量確實不夠,李世民把他也帶上了戰場。
李盛剛被帶到大部隊里就被灌了一劑茵陳散,不光他,這一排幾十匹馬都是這次領軍將領的馬,被灌了一個遍,
隨行的馬頭是熟人方英,李盛就看著他手里拿著一個大厚本子跟旁邊的小吏校對著什么,剛喝完藥的李盛湊過去看了看,發現都是馬料和馬藥。
方英后面還是跟著那個小徒弟,好像是他親侄兒,方英一邊看著本子,一邊囑咐他一些話。
“夏季,馬不可出血不能著熱,宜灌消黃散并茵陳散,比春季要加麩減料,每五日一次于河內深水處浸之以消暑熱防疫。”
“一馬每日要供給粟一斗、茭草二圍,另有馬鹽三合,這些賬目都要清楚,另外,每十人為一火,一火內配給獸藥兩份交由火長支管。”
說著他抬起頭望了望那邊正在搬運草料的士兵們“這場仗也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時候,還要預備下秋季的馬藥,理肺散、白藥子散也要少備一些,跟負責糧草運輸的人知會一聲,在關中要先備好,這場仗要是打長了,人藥都難保足量,馬藥可就更說不準了。”
李盛聽得津津有味,他還以為軍隊里只管馬的糧食呢,原來人家連獸醫都是備好了的。
他聽不懂的地方系統還會給他解釋,當然,都是文字,圖片和影像是沒有滴,這也是系統的使命采集這個時代的圖像信息。
方英待了一會兒就走了,李盛被風吹得挺舒服,大腦里的思緒不由得轉到了這次戰爭上。
他已經通過系統看過這次戰爭的始末了,要想改寫這場戰爭的結局,最重要的一個人就是李世民,如果他沒生病,那軍隊大權就不會下放到殷開山和劉文靜手中,那第一次淺水原之戰可能就不會敗得那么慘烈。
李世民得的是瘧疾,這一疾病又稱“打擺子”,在長久的歷史進程中都是令人聞之變色的一種傳染病,清朝時康熙皇帝御駕親征時就因為這個病險些喪命,最尊貴的人在最好的醫療條件下都九死一生,可見這病的兇險。
他對于瘧疾的了解來自于后世提取出青蒿素的那位科學家,當時大獎一頒布,那是全國轟動啊,他們學校還放了視頻,他記得里面提到晉代的道士葛洪著有肘后急備方,里面提到要用青蒿到,水漬絞汁。
但是講道理,李盛去那里去搞這個東西啊,系統不會幫忙,就是因為要杜絕這種事情系統才把宿主搞成一匹馬的;靠他自己他一個嬌生慣養的大少爺,說得不好聽一點,五谷不分,連韭菜和蒜苗都分不清,更別說找青蒿了。
那就只能從源頭杜絕了,最好是避免李世民得上瘧疾。
瘧疾是由瘧原蟲造成的,通過以蚊蟲為媒介傳播的一種急性寄生蟲傳染病,那既然是有來源,最好是隔絕避免蚊蟲了,但是時值六月盛夏時節,又是行軍在外,哪里是說避免就能避免的
思來想去李盛也不得章法,郁悶得低頭吃草算了,盡人事,不是,盡馬事,聽天命吧,他也沒有辦法。
“系統,這場仗要是打敗了,我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