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占據關中、山西、四川;而薛舉的地盤在隴西高原,后世的甘肅一帶,也就是說,薛舉在唐朝的西北方向,對關中有高屋建瓴之勢。
西秦盤踞此地一天,李淵就不敢放開手腳去攻打其他勢力,后背的這柄尖刀讓人不安。
兩方是注定要有個決斷的,李唐一方的將領謀士們本以為馬上會有轉機,這個心腹大患就要解決了。
但就在這時,薛舉的病情竟然減輕了。
在亂世中能占住地盤扎下腳的,沒有一個是簡單角色,薛舉一出面,原本動蕩不安的西秦又平穩下來。
他一面派出幾股小隊去攻打周邊的縣城逼迫唐軍分散兵力援助;
另一面他分兵去攻打寧州接應梁師都,突厥已經不再參與,那梁師都就沒必要繼續在靈武耗著,完全可以揮兵南下攻打固原,在李唐的版圖上啃下一口肉來。
李世民坐不住了,面對這樣的情況,他也是立刻做出了反擊。
他派軍截斷了西秦軍隊與他們大本營秦州的后期補給線。
薛舉無奈,只能轉而攻打涇州,試圖打通另外一條補給線,為了能吃上飯,攻打涇州的部隊由薛仁杲親自帶隊。
李世民坐鎮中軍,派了李唐宗室,長平王李叔良援軍涇州。
此時,李盛正在看著眼前的光幕了解歷史上的涇州之戰。
在史書上的涇州之戰,太守劉敢留下了濃重而悲壯的一抹血色。
在真正的時間線上,第一次淺水原之戰中唐軍死傷慘重,二戰淺水原時,由于劉敢死守涇州,薛仁杲無法,于是在高墌城詐降,劉敢領兵去往高墌城,在城門處發現情況不對,果斷讓精兵先撤,自己殿后,結果被擒。
薛仁杲讓他對涇州城內喊話勸降,劉敢卻大喊道“逆賊糧盡,危在旦夕,秦王率數十萬兵四面聚集,城中勿憂,勉之。”
為城內的守軍打了一針強心劑,本來已經彈盡糧絕的涇州城又難以攻克了。
薛仁杲大怒,把劉敢下半身埋在土里,策馬來回用弓箭射擊,但劉敢一直大聲怒斥賊人,直至氣絕身亡。
其忠義決烈,令人欽佩。
李盛這會兒看得眼睛都瞪得更大了,馬尾巴也不晃了,這是真漢子啊
李盛真心希望這次劉敢能守住城池,保全自身。
這次的情況比真正的歷史上要好得多,李叔良星夜疾馳,成功解了涇州之圍,薛仁杲沒有攻下高墌城,自然也沒有詐降這件事了。
唐軍的一切行動都很順,相應的,西秦軍隊現在就難過了。
涇州沒打下來,補給線通不了,糧食越來越少,幾乎要斷糧了;
寧州刺史胡演擋住了薛舉的軍隊,也攔住了梁師都南下,援軍過不來;
更讓薛舉心煩的是另一個消息,占據涼州一帶的軍閥李軌被李淵拉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