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619年十二月上旬,李世民帶軍前往長春宮,與他同行的還有他陜東道大行臺的一眾官員,經過淺水原一戰,秦王府的政治軍事團體凝聚力更強了。
而這一次前往長春宮鎮守,雖說確實遠離了政治中心,但從另一方面講,天高皇帝遠,遠離中央,才能更方便地發展秦王府的勢力,網羅人才招攬兵將。
前面提到過,長春宮可以說是長安的門戶,相距三百里,若是急行軍,一日一夜就能到,但現在又不著急,因此李世民一行人倒也不是很著急。
這會兒可沒什么娛樂設施,于是大家在路上也是時不時說些話以解路途乏味。
李世民旁邊是劉文靜、殷開山、房玄齡、杜如晦一行人,大家就說起離開長安前的事情。
李淵與李軌交惡,李唐東征就會束手束腳,于是李淵在扣留了使者鄧曉后就想派軍去攻打西涼,但這時候站出來了一個人,叫安興貴。
他提出來可以不費刀兵而盡收西涼,愿意前往西涼去做說客。
這人為啥這么大口氣呢因為他就是西涼一帶的豪族出身。
李軌是涼州,也就是后世的甘肅武威人,當地雜居很多胡人,當年薛舉起事,大家都很不安,于是打算推任一個首領來領頭,團結起來抵擋薛舉的進攻,因為當時亂世中有個讖語李氏當王,李密,李淵都在一定程度上應了這句話,于是大家就推舉了李軌。
李軌的西涼政權包括兩大陣營當地胡人集團,以曹珍、安修仁安興貴的親兄弟為首;還有就是以謝統師為首的舊隋官員。
李軌的謀主叫梁碩,是一名漢人,他就覺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讓李軌小心著點胡人。
這話讓曹珍等人知道了,那自然是心里不痛快,你有毛病啊好端端地說人壞話,要不是我們這些胡人大氏族撐著,他李軌當得了這個老大嗎
于是曹珍聯合當地胡人,以謀反的名義污蔑梁碩,這李軌也是個沒主見的,還真信了,把梁碩毒殺了。
他這一搞,跟著他的舊隋官員都有些心寒,大家都是漢人,你護不住梁碩,來日曹珍把槍口對準我們,難道你還保得住我們嗎
經過這件事后兩邊就有點不對付,后來遇上大旱之年糧食絕收,百姓已經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李軌就想開倉放糧,曹珍一方很同意,因為當地老百姓還是胡人多,正在挨餓的是都是他的族人啊。
但是漢人官員們不同意,糧倉是輕易開的嗎要是這會兒把糧食吃完了,萬一有敵人來攻打,那怎么辦
道理是有點對的,但是這群舊隋官員說的話就挺不中聽。
“百姓餓者自是弱人,勇壯之士終不肯困,國家倉粟須備不虞,豈可散之以供小弱”
什么意思呢
大家都在挨餓,餓死的肯定也都是身體不好的,國家糧食怎么能拿去救助這些沒用的弱小之人呢
這話要是后世的官員敢說,他前腳說完,后腳出門就
得被臭雞蛋砸死,這說的是人話嗎
不過,當時不是現代,也不是每個人都有我們二鳳同學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覺悟的,起碼李軌沒這個政治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