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聽說程知節要下去跟人干架就為了搶一個額飾,李世民也是哭笑不得,連忙阻止了。
按住程知節,他還轉過頭摸摸颯露紫的大頭咱不要它那個哈,等打完仗回了長安我就給你找個更好看的
李盛甩了甩鬃毛,低下頭碰了碰他的手心。
下邊的宋金剛叫罵了一回,看著樓上沒動靜,最后也沒辦法,只能撤軍走人了,唐軍繼續堅守不出以待戰機。
“堅守不出”這四個字說起來簡單,但實際上,并不是每個主帥都能堅持下去的。
謀士會苦諫、部將們會請戰、士兵們會議論、敵軍會挑釁、朝廷會質疑,而主帥只要有一點扛不住,這個戰略就沒辦法堅持下去。
而李世民就沒有這些麻煩,他是皇帝的親兒子,李淵可能會為了以后君臣關系考慮,去防備他壓制他,但絕對不會懷疑猜忌他;
另一方面,秦王善戰,這是大家的共識,從晉陽起兵到西征薛舉,秦王一直都是沖鋒在前,部將們都服氣,秦王你厲害,咱們都聽你的,你說等著,那我們就等著;
再者,李世民是很自信很有決斷的人,他一旦認定這件事,就會堅持做下去,這一點,無論從當初李淵不敵宋老生要撤退李世民帳外嚎哭,還是在追薛舉的時候不聽勸告千里奔襲,都可以看出來。
在李世民坐鎮下,唐軍穩穩地駐扎在柏壁,任由宋金剛劉武周怎么鬧騰,就是不出來。
但是,李世民的人穩得住,李淵的人穩不住啊。
在李世民出征前,裴寂曾攻打過鬧著造反的夏縣,但是沒打過,甚至還被反打了一回,當世李淵就急了,派了幾個人過來幫裴寂唐朝宗室永安王李孝基、內史侍郎唐儉、陜州總管于筠、工部尚書獨孤懷恩。
對此,李盛的評價是沒一個能打的。
十二月底,李孝基帶兵再次攻打夏縣,當地的反賊首領呂崇茂奮力抵抗,劉武周異地作戰,已經攻略的河東郡和主動起兵策應的夏縣就是兩個援手,夏縣在這個戰局中很重要。
于是劉武周派遣大將尋相、尉遲敬德增援夏縣,尉遲敬德那可是后世都知道的猛人啊。
前有堅城難克,后有強軍突襲,正在攻城的李孝基一行人被兩方夾擊,大敗,他和唐儉、獨孤懷恩等首領悉數被俘。
在真正的歷史上,李孝基在被俘后密謀逃回唐朝,被劉武周發覺后斬殺,終年五十二歲。
李孝基是李淵的堂兄弟,兩人都是李虎的孫子輩。
李盛看著系統給他投放的藍色字體,晃了晃頭,他家二鳳和李建成終有一爭,提前攢點好人緣沒壞處,他想救下李孝基。
歷史記載,李孝基被劉武周殺害后,李淵廢朝三日,追贈左武衛大將軍,上謚號“壯”。
要是救下來,他多多少少要承秦王的人情,這人在宗室中是長輩,也說得上話。
另一邊,李世民一聽探子說有敵軍前往夏縣就有些擔心,但是這會兒再去已經來
不及,于是他派殷開山、秦叔寶等人在他們回去的路上伏擊。
但是,出現了一些意外狀況颯露紫一定要跟著去。
李世民很無奈,他要坐鎮中軍不能跟著去啊,颯露紫平時只跟著他,很乖的,這次怎么就鬧騰起來了
“去拿糖漿來。”他吩咐旁邊的侍從。
李盛不屑你以為我是那種會被糖漿收買的馬,吃了糖漿就會屈服,從而放棄自己的計劃嗎
哼,我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