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后世偉人曾評價“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者”,而事實證明,二鳳確實是天才的軍事家。
隨著李世民連夜奔襲埋伏尉遲敬德這一行動的大獲成功,困守蒲州的王行本徹底陷入了孤立無緣的境地。
而帶兵前來的侯君集和李道宗把蒲州城團團圍了起來,隔絕內外,不久后,蒲州物資斷絕,眼見沒了指望,王行本出城投降。
而另一方,李世民派去呂梁山一線的李世勣大軍也是頗有所獲,他們多次從側面侵擾劉武周軍,且截斷了從劉武周到宋金剛這條線上的物資補給路線。
而因為這一世李世民收了不少前來投奔的將領,他在用人方面的自由度也高了很多。
李世勣、殷開山、秦武通這個組合還是很能打的,他們不光逼停了劉武周往周邊的攻勢,斷絕了他往劉武周方向輸送糧食的要道,而且更是一路反推,把戰場向前推到了孟門關,成功拿下了這個關口要塞。
而劉武周呢他確實知道有唐軍駐扎在呂梁一線,但他并不像跟這只部隊硬碰硬。
很好理解,山城易守難攻,而且打起來變數太大了,而他的很大一部分軍將都在宋金剛那里,如果不是沒辦法,他并不想干這個不太劃算的買賣。
于是,在現在這個情況下,劉武周首要計劃是搖人。
搖誰呢,現下離得最近的王世充部隊,王世充的地盤也在東邊,如果劉武周被擊敗,那唐軍東出的下一個目標就是他了。
但是盡管如此,王世充也并不想出太大的力氣,他與劉武周是唇亡齒寒不錯,但是他也不是圣父,消耗自己的兵力一路頂著唐軍的壓力打進戰場給他劉武周續命沒有這樣的道理。
打過去不要糧食啊還會損兵折將呢,兵員物資,那就是軍閥在亂世的立身之本,是命根子
于是劉武周方先派兵攻打長子、壺關,意圖打通一條道路接應河南的王世充援軍。
要是擱在兩個月前,他打下來是毫無壓力,那會兒整個河東都在劉武周的攻勢前瑟瑟發抖,大家都沒有信心了,差不多的都投降了。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啊,我們秦王來了啊,而且連勝了兩場,那就有很大的可能打贏這場仗,于是守軍開始跟劉武周死瞌。
劉武周強攻不下,沒辦法,他打不穿這條路,王世充就過不來,只能轉回來攻打汾、隰一線的殷開山一行人。
這時候,李世民提前安排好的裴仁基父子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裴仁基裴行儼兩人帶軍迅速趕往汾河附近匯合殷開山,劉武周的數次攻擊都被攔下來,而且還隱隱有被反攻的趨勢。
至此,大唐的秦王來到戰場五個月后,攻守易勢。
而另一邊,在王行本投降后,李淵來到了蒲州安撫民眾,不過李盛覺得他就是找存在感來了。
現在還沒打完呢,二鳳這邊正在緊鑼密鼓地安排布置,為了最后的決戰能順利,那真是多方思慮步步為營,你啥時候來安撫不行啊非得現在來
。
而他這一來,也惹出了一樁事獨孤懷恩謀反案。
要說獨孤懷恩,就不能不提一下后世大家調侃的那位史上最牛老丈人獨孤信了。
后世有一部劇就是講他們這一家的,獨孤信是北周名臣,大女兒嫁給了當時的權臣宇文泰的兒子宇文毓,后來追封為北周的皇后;
他的七女兒嫁給了楊堅,后來楊堅奪了外孫的位置建立隋朝,以獨孤氏為文獻皇后;
四女兒嫁給了當時隋朝的唐國公李昞,是李淵的生身母親,后被尊為元貞皇后。
而獨孤懷恩則是獨孤信的孫子,也就是說,其實李淵和隋煬帝楊廣是姨表親,他們兩人與獨孤懷恩是姑舅親,三人都是獨孤信的孫子輩。
獨孤家的女兒們和外孫們都是猛人,但獨孤信這個親孫子卻不是什么厲害角色,史書上記載他“性貪,寡算略,數戰無功,詔書切責,而懷恩稍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