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帶投降的郡縣很多,但是在眾多獻土歸降的刺史、郡守、縣丞中,有一個人就更特殊一點,他還順道把自己的姓氏改了,這個人叫楊慶,或者,我們也可以稱他為郭慶。
楊慶出身顯赫,是舊隋河間王楊弘之子,而楊弘是隋文帝楊堅的兄弟,也就是說,楊慶是隋煬帝的堂兄弟。
當隋朝氣候已盡,各路義軍紛紛起兵反隋,當隋煬帝在江都兵變中遇害后,楊慶心知隋朝大勢已去,于是投降了當時的風云人物,瓦崗軍的領導者李密。
投降了還不安心,他覺得自己這個楊姓也不好,于是便改為自己母家的姓氏郭,是為郭慶。
楊慶少而喪父,他小時候是跟著母親在舅舅家生活,于是便取了舅家的姓氏,用以表示自己跟隋王朝真的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你看,我都是在舅舅家長大的,我都是姓郭的
但是亂世之中朝不保夕,各路英雄你方唱罷我登場,投降了李密還不到一年,王世充就在洛陽把王世充打得大敗,于是他順勢歸降王世充。
當時王世充還沒稱帝,是尊越王楊侗為皇泰主,于是郭慶又改回了自己的楊姓,畢竟老大姓楊嘛,咱們還是一家子呢。
但是他改回來又沒多久,王世充把楊侗弄死自己上位了,這怎么辦老大換人了啊
簡單楊慶又麻溜把自己改成了郭慶,咳,其實我跟那個老領導也沒啥關系。
跟著王世充過了一陣消停日子,李世民來了
看著唐軍穩扎穩打地把洛陽周邊的關口一個個占下,眼看著洛陽就被斷絕交通圍困其中了,郭慶也猶豫著,這時候他收到了李淵寫來的勸降信,于是果斷投了李唐,還有什么比改姓更能表明立場的事情呢于是郭慶又改回楊慶我是姓楊的,王世充殺了越王楊侗,我們其實是仇人來的。
堪稱隋唐版呂布s,左右橫跳達人。
改姓歷程楊郭楊郭楊,不知道兩位老祖宗地下有知,是什么表情。
但是這位投降以后,還在唐朝做到了國公之位,雖然沒有得到重用,也是安穩富貴了一輩子。
楊慶在王世充帳下,是為管州總管,他舉城投降后,唐將領李世勣前往受降,鄭朝太子王玄應發兵攻打,遭遇慘敗,派麾下將領前往滎州今河南鄭州請求援軍,但是被唐軍預判。
李世勣搶在他前面令郭孝恪快馬先去了滎州,勸降了滎州刺史魏陸,滎州開城門投降唐軍。
至此,歷經四月,李世民完成了對洛陽的戰略包圍,唐軍形勢一片大好。
看著李唐王朝這個沖勁兒,不少地方長官都在心里嘀咕嘀咕,現在中原地界占地最大的就是唐朝,他們家李世民又這么能打,這王世充看這也頂不住太久了,說不得,最后就是李淵坐了天下,那這會兒就得趕緊投資啊,要不然等到后面李唐平定天下,人家就不稀罕了。
于是不少郡縣望風而降,其中還有梁師都的部將張舉、劉旻。
梁師都坐不住了,李世民這也忒生猛了,等秦王把王世充收拾了,我還能有好兒當初劉武周進犯,他可沒少趁亂打劫。
梁師都本就是突厥扶持的割據勢力,他就跑去找了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