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他也不是想多吃,就是想看看還有什么樣子的。
李盛把目光從布袋子上挪開,走到一邊喝水,甜食果然使人幸福
另一邊,李世民派出去的李君羨也回來了。
他受命去攔截鄭國太子王玄應押運的糧草,把從虎牢運往洛陽的糧車隊伍劫下,至此,洛陽外援未至,而后勤斷絕,已經到了攻城的好時機。
于是,他一面集結軍隊部署決戰,一面派宇文士及去往李淵處請求指令。
至于為什么要去請示一次李淵呢自從上次在長春宮被冷待,李世民已經意識到了父親對他的猜忌,在一些事情上,也更加小心謹慎,避免父子之間出現更大的裂縫。
而這個人選也是正正好,宇文士及其實是宇文化及的弟弟,但他在舊隋為官是就與李淵交好,兩人還曾經以金環為諾,約定必然會相聚,后來宇文化及自己作死,宇文士及就去投奔了李淵。
而這次,作為李世民的代表,同時也是李淵的老友,這次的交流非常順暢,他帶來了李淵的回復。
“克城之日,乘輿法物,圖籍器械,非私家所有,委汝收之,其余子女玉帛,并以分賜將士。”1
有了明確的指令,李世民將兵線推進到了青城宮一帶,打算兵臨洛陽城下開始攻城。
但是王世充也不傻,他一看唐軍動了,果斷趁著對方還沒扎營結陣,率領鄭軍沖殺過來。
李世民率領玄甲軍上了邙山列陣,觀察敵情,認為王世充已經把精銳部隊帶出來了,這是主力軍孤注一擲,一定要沉重打擊,最好打得王世充不敢再出城
于是李世民令屈突通迎戰,他自己帶軍從北邙山沖殺下來,呈前后夾擊之勢。
在亂軍中,李世民想探清鄭軍兵力虛實,于是率領丘行恭等數十騎沖入敵陣。
這也太險了,李盛跟著他進了賊窩,驚得有點炸毛,感覺自己都要起雞皮疙瘩了,怎么敢的啊
事實證明,太浪果然會栽跟頭。
盡管李世民勇武,但青城宮附近都是斷壁殘垣,極大地阻隔了人的視線,不一會兒,李世民與部眾走散了,身邊只有丘行恭幾人跟隨。
正當這時候,鄭軍也發現了這個大功勞,迅速圍了上來。
李世民就算再能打,也架不住人海戰術啊,于是就想要突圍出去
,調轉馬頭往前沖。
但是這些高矮不一的斷墻影響了他的判斷,他走到了一條長堤前面
后有追兵阻礙,前有深溝攔路,李世民如果貿然往前越過,在他騰空的時候一定會被襲擊,于是他只能轉過頭來跟敵軍先對打。
對面遠一點的地方開始有弓手射箭,李盛看著對面直直沖著他過來的羽箭,再想到剛才的斷墻長堤,只覺得這個場景莫名熟悉,好像看過一樣。
“初,帝有駿馬名颯露紫,每臨陣多乘之騰躍摧鋒,所向皆捷。嘗討王世充于隋蓋馬坊,酣戰移景,此馬為流矢所中,騰上古堤,右庫直丘行恭拔箭,而后馬死”2
這是真正歷史上颯露紫的喪命之地
一剎那間,李盛心臟緊縮,瞳孔猛然放大,他才不要死在這里,他還要看著二鳳威壓四海,登極稱帝
紫色大馬長嘶一聲,往左前方躍起,險險避過射向胸口的一只致命的羽箭。
而后在半空再次提起一口氣,硬生生借助腿部和腰背的力量把身體二次拔高,又避過一只拋過來射向李世民肩頭的長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