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大手一揮不用修,長城不就是要防備突厥嘛,突厥,早晚被老子打下來,還是別浪費人力物力了。
很霸氣,很大唐。
同年十一月,兵馬齊備,糧草足成,大唐正式啟動了對突厥的全面戰爭。
李世民在太極宮正殿,抽出寶劍,劍鋒掃過地圖上的諸般關口,最終,劍鋒懸在了突厥汗帳所在“此一戰,是興國之戰,亦是必勝之戰朕,要的是突厥俯首,要的是邊境太平。”
“鐺”地一聲,劍尖深深地扎進了地圖上突厥版圖的中央,李世民松開劍柄,負手轉過頭來看著眼前的幾位將軍“我要看著頡利,親自到我面前投降”
在堂眾位武將轟然應喏,抱拳垂首“臣自當盡心竭力,為陛下達成此愿”
這次戰爭,可以說是傾國之力,陣容相當豪華李靖,張公瑾、李世勣、柴紹、李道宗、衛孝節、薛萬淑都是開國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猛將。
六路大軍共十萬之眾,在李靖的統領下向著突厥進發。
624年正月,李靖帶兵奇襲頡利牙帳,一直被頡利控制在手里的舊隋蕭皇后和楊政道向唐軍投降。
這一場仗打得頡利措不及防,倉皇中帶大軍逃向漠北,但在白道遭遇了李世勣的埋伏。
李靖猜到突厥一定會逃跑,因此分兵李世勣,早早就令他在白道設伏。
盛名之下無虛士,白道一戰大捷,證明了李靖無愧后世“戰神”威名。
眼看著自己這邊落了下風,頡利便派遣執失思力入長安見李世民求和。
李世民接見了執失思力,說好好好咱們坐下來談一談,派了唐儉和安修仁去與突厥和談;但是另一邊,他轉過頭就囑咐李靖突厥恐怕是在拖延時間,你警醒著點,朕信得過你,你隨機應變看著辦
事實證明突厥確實是在拖延時間,李靖隨后便要對突厥汗帳發起猛攻。
這里還有個插曲,當唐軍發起攻擊的時候,唐儉還在突厥大帳中,有部下對李靖提起此事,李靖覺得國事戰機要緊,至于唐儉嘛,相信他會有辦法噠讓我們真誠地祝福他
為此,后面唐儉和李靖倆人一直不對付,當然,這是后話了。
但是現在,突厥老巢就在前面,兒郎們,戰功正在向你招手,策勛十二轉,封爵亦可行,升官發財封妻蔭子就在今日,t給老子往死里打沖
李靖帶大軍把突厥軍隊打得七零八落,兩軍交戰時,頡利一看大事不妙,干脆調轉馬頭向著漠北跑了
他的部下一看你這當可汗的都跑了,我們還打個什么勁于是士氣低落紛紛
投降,唐軍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