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改良了隋朝的義倉制度,在地方上設立正倉和常平倉。
正倉是用來存放上繳的糧食,維持國家和地方管理的正常運轉;
而常平倉呢,就有點調控經濟的作用了,在糧食價低的時候買入,不要造成谷賤傷農的情況,在糧食歉收的年份用常平倉里的糧食救濟百姓低價賣出,避免有大戶高價賣糧發國難財。
除此之外,李世民還組織興建了很多大型水利項目,用以灌溉農田,保證莊稼豐收。
因為擔心官員對百姓不好,所有的刺史都是他親自揀選就任。
李世民不但要求治下官員勤政,自己也是如此,勤于政務愛護百姓。
當然了,二鳳的性格是比較張揚熱烈的,有時候他也想要點好東西,但是,他有一個好處虛心接受勸諫。
他想造些精巧的器物用于宮殿擺設,被朝臣懟陛下應當勤儉;
想去泰山封禪,被朝臣懟陛下應當愛惜民力;
貞觀一朝,沒有滅過國的將軍不是猛將;沒有懟過皇帝的朝臣,也同樣不是猛人。
被懟慣了,后面的二鳳自己都會勸自己了。
他素來有氣疾病,不宜在潮濕的環境中待著,于是就想修一個新宮殿,但是還沒修,自己就先打了退堂鼓,覺得所費太多,于國于民負擔太大,于是就此擱置了。
皇帝陛下如此賢德,大臣們很欣慰啊,但是皇帝的身體還是很重要的,于是大臣們上書,宮中卑濕,請陛下營建一樓閣居住。
但是李世民最后也沒有建。
在這樣的治理下,大唐的民生恢復經濟興起,在十年間人口增長將近百分之二十,僅論人口,唐初比舊時文景之治還要更快。
終貞觀一朝,邊夷平定,百姓安居,經濟恢復,文教復興,李世民把一個“既承喪亂之后,又接凋敝之余”的開局,終于變成了興盛安定的的“貞觀治世”。
置業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