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籃球賽分組結果出來,13班在第一回合抽中了輪空。消息傳到班中,眾人直呼幸運。
“開過光啊,你這手,”余堅秉眼里冒光,一本正經搓搓手伸出來,“來摸一個下午歷史測試,給我沾點好運。”
陳西昀笑罵道“滾,變態嗎”
雖說高一還沒分文理科,可在入學時,學校就對大家的個人成績進行了初篩。1至10班學生組成偏文,班主任也是文科老師,11至37偏理,班主任則是理科老師。
余堅秉的文科成績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每次歷史測試,都要跑去拜一拜學校的孔子雕塑。
蹭不到陳西昀的氣運,余堅秉退而求其次,問他借了支水筆,豎在眼前,口中念念有詞,十分虔誠的樣子。
黃雅然說他神叨叨的樣子可太像她奶奶了,作勢要去摸那支水筆,余堅秉反應很快,一下后仰,筆跟寶貝似的拿在手中舉得很高。他轉變態度,得意地挑釁“夠得到就來啊”
結果大意失荊州,被后面路過的李松一把抽走。余堅秉臉上的表情瞬間精彩,蹭一下站起來。
李松早就跑出去了。
圍觀全程的幾個同學都發出笑聲,這種忽然冒出的小時刻,如同一只手,擰松了千篇一律緊繃的琴弦。于夏也不由彎了彎唇。
黃雅然透過窗戶,看余堅秉滿走廊追殺李松,笑容在臉上還沒散開,轉眼浮起留戀“哎,想到高二就要和你們分開,就覺得有點憂傷怎么辦。我去文科,陳西昀肯定是理實。你和李松、大餅倒是有可能還在一塊兒。”
她的憂傷,如同一列飛馳而去的火車,載著不舍奔向美好前程。于夏的則是小舟,在湖泊里兜兜轉轉,找不到出路。
陳西昀在班中學號是1,中考排名市前30,摸底測試年段第7。大家閑聊時,李松還說起過,他是后期發力型選手,期末只會比第7更好,進理實班絕無懸念。
于夏成績平平,理科比文科拿得出手一點,可也不是能夠肖想理實班的水準。中間大概有差九百多名。
拿到下發的物理作業,再一次驗證這無異于癡人說夢,于夏沒有了力氣,心情灰蒙蒙的。她坐在窗戶邊,天色也一樣,像散射不佳的海水。大人們愛講努力學習創造奇跡,“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歌詞誰都會唱,可有些事不是努力就可以。
高中的底線是不影響學習,活動的進行也只得見縫插針,籃球賽放在下午最后一節自習課,只允許參賽雙方班級成員到場。
這天下課不久,有人到班門口找陳西昀,說15班贏了。13班接下去的對手揭曉。
“謝了,你們班呢”陳西昀問。
“輸了,哎,27班那大個兒,根本防不住。”
要論大個子,13班也不缺,余堅秉一身橫肉沒有白長,對抗是一把好手,一般人看到他體型就發怵了。加上陳西昀、李松,和另外兩個男生,組成首發陣容。
比賽當天,黃雅然叫上于夏,去教育超市買東西。
她是生活委員,負責班費支出,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活。籃球賽需要給運動員買一些補充能量的東西,功能飲料、巧克力什么的。
一條條德芙巧克力擺放在貨架上,琳瑯滿目,恰好五種口味,黃雅然毫不猶豫各拿了一條。
于夏捧著剩余的飲料過來,一起放上柜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