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唉,聽完劉徹和衛青之間的對話,劉挽知道,哪怕是史書上記載打得匈奴丟盔卸甲,四竄而逃的漢武帝時期的大漢鐵騎,在剛開始的時候劉徹也須避之鋒芒,和漢初的幾代帝王一樣,選擇和親以圖發展。
行而不輟的作品如何為漢武帝富國強民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劉挽心下長長一嘆,匈奴進犯邊境,擾得百姓不得安寧一事,但凡有點血性的王朝都無法接受那么一個情況無限延長。求和認慫一事,古往今來做得最順手的莫過于大慫,其余的王朝,凡當政者有一丁點家國天下百姓,都會想方設法解決邊境問題。
勢不如人忍一忍,誰都能體諒,也都能理解,可是絕不能一直忍讓退卻。
劉徹心里早對匈奴不滿之極,不過是因為實力不夠,不愿意貿然出擊,反而讓自身落于下風。既為帝王,為國出擊,不動則矣,動,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實話,在保家衛國的事情上,中華兒女從骨子里有著同樣的信念,為國出一份微薄之力都是好的。
可惜,劉挽瞅著自己的小身板,很是惋惜于年齡太小的自己,竟然錯過出擊匈奴,揚華夏之威的機會。所以,傳說中的霍去病霍小將軍為啥還不出現,說好的漢武帝對他十分寵愛,要親自教他兵法,人到現在都沒有露過面,寵什么愛
劉挽星星眼的盼著霍去病的出現。眼下宮中最大的事莫過于選誰和親匈奴。
對此,劉挽有意識的忽略。
遠嫁和親的人,此一去生死未卜,劉挽都沒敢問問,和親匈奴的那些漢朝公主們,她們有多少是活了下來了又有多少在異國他鄉飽受屈辱而死。
想指責劉徹竟然也不可避免的跟其他帝王一樣選擇和親以達到迷惑匈奴的目的,為此將遠嫁之人的生死拋之腦后
有時候事實就是那么殘忍,舍一人而保邊境哪怕一時的太平,對一人不利,利于千千萬萬人,最終都不得不做下這樣的決定。
選擇和親的宮女一事是王娡這位太后操辦的,同樣的事王娡不是第一回做,畢竟匈奴請和親在漢景帝一朝是也曾有過,那個時候負責的人也是王娡。
母以子貴,子以母貴,王娡費心讓兒子成為太子之后,她也如愿以償的成為皇后,太后。
宮中諸事,從前竇猗房在時,王娡處處被壓制著,凡事都得征詢竇猗房的主意,多好一個兒媳。
如今她不需要再做一個好兒媳了,她要展示作為太后的威嚴,她要讓天下人知道,竇猗房這位太皇太后去了,她,大漢太后的存在。
王娡大張旗鼓的選公主,隱約間,劉挽幾回注意到劉徹在聽到此事時所流露出的不悅。
和親是不得已而為之,用一個女人換取大漢所謂的和平,無論這件事在別人看來如何,對劉徹而言都不是他認為最好的選擇,而是不得已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