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孫老師完全被晾在了一旁,想要走開又擔心啟無明拿著教導處的任務來說他消極怠工,又擔心食堂員工一不小心破壞了這具尸體,啟無明可以將鍋順理成章的扔在他身上,只得咬了咬牙站在旁邊守著。
啟無明趁著進食用餐的機會,給寧不言發出了信息。
“當上組長的條件是什么孫老師在教學樓里有絕對的控制權,一會兒我們都要回到教學樓參加考試,我擔心會出現問題。”
啟無明能力是高精度感知,寧不言控制周圍氣流的能力他多少也有一點,不過并不精通。
但用于交流卻是足夠了。
寧不言因為之前養成了觀察啟無明的習慣,哪怕許久不合作,還是輕而易舉的接收到了啟無明發出的信息。
同樣也借著吃飯的機會回道。
兩個條件,第一個你已經達成了,學生的絕對信任。
雖然我也不清楚你為什么會達成這一點,但很顯然這五個人的態度足夠你競選組長了。
“第二個條件是什么”
成績至上,只要你的學生成績比的過組長手下學生的成績,你就可以頂替他的身份。
就是你可以利用殺死楚老師的人這一點來威脅他,盡管是過去的孫老師做的事情,手法和兇器總歸是有跡可查。
借此再將之前的多媒體教室的案件真相揭露出來,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太晚了。”
啟無明也想過這一點,可孫老師并非是任由他們擺布的人。
如果沈老師沒有死的話,作為孫老師的競爭對手,孫老師的注意力只會放在沈老師身上。
啟無明完全有時間來進行布局。
但現在他頂替了沈老師的身份,相與之而來的就是孫老師對于他的惡意。
這一點無可避免。
如果再來一次的話,啟無明還是會選擇這樣做,直接在一晚上解決兩個校園怪談,而且還省去了對付沈老師的過程。
比起其他實力更強的孫老師,直覺告訴啟無明,能夠時時刻刻接受教導處傳來能量的沈老師更難對付。
要是錯過了之前的那個機會,極有可能就沒有辦法做到了。
那事情難辦了。
難辦倒也不一定是這樣。
啟無明把關鍵再一次回歸到條件本身,一個是學生的信賴,一個是成績。
別看孫老師恐怕也不是一個東西,但他能夠教一班,教學能力毋庸置疑。
更重要的是,沈老師死后,數樓梯的那個校園怪談就隨之結束,可見自始至終孫老師都沒有參與到其中。
不需要用這種親自動手的方法解決成績不好的學生,唯一一次傷害學生的記錄就是幾年前多媒體教室這一回,這兩點就足以證明孫老師的教學能力。
這種情況下,極端追求成績的學生會喜歡孫老師也不意外。
在此情況下,無論啟無明做什么,始終都會有人真心喜歡孫老師。
有操作空間的,剩下第二個要求。
“你說,這成績是按照平均分數,還是按照總分數”
我得到的信息里面沒有說,但估計
等等,這兩者有什么區別
“區別可大了,一中一共六個級,每個班級大概七十多個人,每個班級相比較,不管是平均成績還是所有成績的分數相加,當然是一班最強。”
“可如果是一個班,對五個班的人數相加呢”
所以,要做的事情就是你需要成為另外五個班級的老師
“為什么不能試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