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沉了幾日的天終于放晴,秋雨落后,也逐漸涼了起來,這日是個大好晴日,葉一見容溫在屋里一直待著,就扯著容溫去院中曬曬太陽,溫聲道“姑娘去院中繡吧,還亮堂些。”
容溫朝著窗外看了眼,隨后又垂眸看著手中繡了一半的石榴花,抬眸看著葉一“若是去了院中,等下有人來,會被笑話的。”
閨中女子出嫁前要給自己做嫁妝,繡床帳便是時下將要出閣的女子都會做的,前幾日,顧書瑤就來她這里,說笑了一通。
葉一不順著她的話“那姑娘就先歇歇,去院中走走,聞聞花香。”容溫除了重陽節那日出了門,這些日子依舊是在凈音院里待著,就連屋門都鮮少出。
容溫抿了抿唇,聽葉一的正欲起身去院中走走,便聽見窗外傳來女子的談笑聲,她急忙將正在繡的石榴花開給藏起來,站起身走了出去。
二夫人云氏和顧書瑤倒是湊在了一塊,顧書瑤挎著云氏的臂彎,樂呵呵的與云氏說著長安街上的薈萃樓里新出了什么菜。
云氏待人向來溫和,認真的聽顧書瑤說著。
容溫禮貌見禮“二舅母、表姐。”
顧書瑤松開云氏,扯住容溫的手“表妹,我是來找你出去玩的,正好與叔母碰在一塊了。”顧書瑤嗓音里帶著清淺笑意,一副樂呵天真的神色,若是要算下來,其實,容溫比她的年紀是要大些的,她被蘇盈帶去揚州,隱了一歲。
云氏接過下人手中提著的食盒,柔聲與容溫說“言松與我說你近來胃口不好,我就給你煲了烏雞枸參湯,”云氏心疼的看著她“瞧瞧這小臉清瘦的,好好補一補。”
顧書瑤極為配合,跟只小狗一般趴在食盒上聞了聞,也不知有沒有聞見味道,贊不絕口“真香,叔母的手藝真好,表妹也真有福氣。”
顧書瑤小嘴叭叭的一頓夸,云氏眉目含笑看著她“等下你與溫兒一同把參湯給用了再出門,”她又將目光落在容溫身上“大婚還有一段時日,也別悶著自個,跟書瑤一塊出去走走,也散散心。”
云氏待容溫向來關懷,容溫也很喜歡她,臉上露了笑意對云氏道“聽二舅母的,一會就和表姐出去走走。”
云氏對她頷首“成,你們表姐妹在這處說話,我不擾你們,”她說著,對容溫和顧書瑤輕笑,轉身就要離開,隨后似是想起了什么,又對容溫說“我早幾日去長安街的首飾鋪里打了兩套時興首飾,等你和書瑤出去玩回來,去我那里一趟。”
容溫乖乖的對她點頭“我知道了,二舅母。”
云氏離開了凈音院,她送來的食盒,容溫沒什么胃口,只用了一小碗,被顧書瑤吃了大半,待用完后,顧書瑤拿絹巾擦手時,瞧見了容溫妝奩處的紅狐貍,咦了聲“這個小狐貍倒是有意思,表妹哪買來的”
容溫抿了抿唇,一時不知如何回顧書瑤的話,過了會兒直接對顧書瑤道“表姐不是要去街上聽書嗎,別晚了時辰,咱們走吧。”
顧書瑤長哦了聲,也就忘了適才的話,將小狐貍又放回妝奩處“走吧,今兒講的也是封神的故事呢。”
容溫與顧書瑤走在出侯府的路上,她記得封神的故事,上回和顧碩還有安川行聽了前半部,還有后半部未聽,之前也沒怎么想著,被顧書瑤一提,倒是也來了些興致。
兩個人坐上馬車出了侯府,如今天氣已不再燥熱,長安街上又開始熱鬧起來,顧書瑤趴在窗邊朝外看著,容溫垂眸數著玉盤里的堅果有多少顆。
她正數到第一百零五顆時,顧書瑤突然喚她“表妹,我看到往你身上丟蛐蛐的那個人了。”顧書瑤嗓音里帶著些興奮,一時間,容溫也不知自己數到哪了。
顧書瑤對安川行的偏見已經消了,只是,還總是喚他那個丟蛐蛐的人,容溫順著她的目光去看,敞闊街道上,安川行正與幾位身著墨色官服的同僚從茶肆中走出來,不知在聊些什么,神色間綴滿了笑意。
容溫問顧書瑤“表姐現在還討厭他嗎”
侯府中并無幾人知曉容溫的身世,尤其是像顧書瑤這般年紀的人,老夫人發了話,誰都不許問起容溫前幾日為何將自己關在凈音院里,顧書瑤怕祖母,一直也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