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爺攥著手中的佛珠,這段時間他看佛經,腦子里想的卻是曾經看過的史書。
自古以來,被廢的太子不在少數,父皇如今為了太子將他們全都攆去了封地,可父皇正在由盛年轉到暮年,父老而子壯,在天幕之人口中的歷史里,父皇廢了太子,在她們都離開京城后,父皇難道真的就不會廢太子了嗎。
手中的佛珠越轉越快,四王爺的心卻漸漸安定下來,不爭即為爭,小六能做的事兒,他自然也能做。
工部送過來的王府圖紙還在他這兒,那圖上缺了個佛堂。
想著這些,四王爺開口攆人“趕緊回宮陪你王妃去。”
七王爺只覺得四哥的脾氣越來越差了,拜佛祖、念佛經不該越來越和善嗎,他可是得了消息便拋下新婚的王妃直接趕過來了。
三皇子原是在禮部聽差,不過這段時間早就不去了,整日待在府里頭教兩個兒子讀書。
聽聞小六之事,也只是一笑而過。
住在宮外的三王爺和四王爺都知道消息了,住在六王爺隔壁的五王爺卻是直到傍晚才聽說,聽完就坐不住了。
小六能向父皇討要東西,他也是父皇的兒子,難道他就不能嗎。
糧食、鐵鍋、農具這些東西誰會嫌少,他的封地曹州雖然沒海用不到船,但曹州田多,父皇不送他船,可以多送他些耕牛。
五王爺興沖沖跑到大興宮外,才知道皇上傳了麗貴人侍寢,只能折返回皇子所。
在正院陪著王妃剛用完晚膳,便得了愛姬頭疼的消息,本來他是不想去的,可看著王妃那張冷若冰霜的臉,還是起了身,而且不打算再回正院。
柳家是老牌鄖貴,底子深、姻親多,但那又怎么樣,他一個不爭之人,他會怕得罪柳家,他現在連父皇都不怕。
從前兄弟們爭著討父皇喜歡,如今不必了,只有太子需要討父皇的喜歡,他們這些庶皇子越是無所顧忌,越能體現自己沒有野心。
無所顧忌的五王爺,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大興宮等著了,等父皇下朝。
慶德帝皺著眉頭把人叫進去。
五王爺行了禮,奈何父皇遲遲不叫起,跪到膝蓋疼、腿麻的時候,父皇終于開口。
“如果只是來請安,那現在可以回去了。”
五王爺想著六弟昨日討要的那些東西,舍不得走,硬著頭皮開口“兒臣聽說六弟昨日單獨求見了父皇,還要些船只和糧食,兒臣的封地曹州有四縣之地,良田眾多,怕是農人都忙不過來,兒臣想帶一些耕牛去曹州。”
慶德帝手中筆不停,頭也不抬的道“只要耕牛,不是還打算要糧食嗎”
昨日他還以為老五是有什么要緊的事兒跑到大興宮來求見,讓人查了才知道是眼紅小六,也要跑來向他討要東西。
五王爺跪在地上,父皇雖然沒動怒,但他直覺不對頭,忙道“兒臣不要糧食。”
慶德帝手中的圣旨已經寫完了,御筆親寫的圣旨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