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貴妃也已經離開四個月了。
他這后宮倒凈是些烈性女子,前有故意病死的淑妃,后有焚火燒身的柔貴妃。
淑妃是為了老四和小七,柔貴妃是為了小六,皆是慈母心腸,不像他,不會因為淑妃之死就原諒在歷史上起兵謀反的小七,心里的疙瘩永遠在,也不會因為柔貴妃焚火燒身就把小六從瓊州接回京師,小六回京師,對誰都不好。
不能把人接回來,他能做的便只有祈福了,燒香拜佛,施粥送衣,愿他的小七可以平安健康,也愿貴妃在九泉之下不必受烈火焚身的苦楚。
慶德帝看著書案上的紙張,今日的后世之人有幾點確實說到他心里去了。
作為帝王怎么能只守著一個妻子,更不能只有一個兒子,按理立太子論嫡論長,但也要嫡長子有做儲君的本事才行,若嫡長子笨拙怯懦,壓不住兄弟和群臣,這儲君是不會立的。
一個兒子不保險,沒有人與之爭搶便容易養的溫吞,萬一唯一的兒子出了意外,皇位豈不是要旁落宗室。
做皇帝便不能癡情專一,他愛重孝宣皇后,亦疼愛太子,但兩者加起來也敵不過江山社稷在他心中的份量。
就如同他也擔心小六,卻不會把人接回京師一樣,他先是君后才是父,不像后宮女子,總是把母親的身份放在最前面。
“吩咐下去,就說今日之天幕是前朝余孽在混淆視聽。”慶德帝安排道。
便是夸了他,他也不能承認天幕,還是要安在前朝余孽身上。
前朝末年皇帝昏庸,奸臣當道,百姓民不聊生,各地都有起義的壯士,除了前朝那些僥幸活下來的貴族之后,天下應該無人會懷念前朝。
“把剩下的奏折都給朕搬到寢宮,朕今晚要全都看了。”慶德帝精神抖擻的吩咐道,原本打算今晚早睡,也好歇一歇的,但這會兒他一點都不覺得累了,便是看上一整夜的奏折都行。
趙福恭敬應下,先是安排小太監去搬奏章,又命奉茶宮女備好提神的濃茶,他自個兒也打算待會兒灌一盞濃茶,如今已經是亥時了,以他的經驗,陛下看完剩下的奏章,起碼也要一個時辰,子時之前是睡不了了,明日卯時他還要伺候陛下上朝,滿打滿算都睡不了兩個時辰,不過濃茶怎么成,總不能焉頭搭腦的伺候陛下吧。
自柔貴妃死后,賢貴妃這幾個月變得圓潤了不少。
后宮女子以纖瘦為美,她這般的年紀,陛下已經多年不曾在她宮中留宿了,可還是要保持身形,稍富庶一些的百姓之家都是一日三食,但她為了不發胖卻一直保持著一日兩食,一直到柔貴妃也沒了。
這世道,宮中的貴人都比妃位上的人安全,先是淑妃,又是柔貴妃,下一個是不是就該輪到她了
長這么大,賢貴妃還是第一次體會到朝不保夕的感覺,偏偏她也想不出法子來自保,鬼知道下一次天幕出現會說什么。
既然什么都改變不了,那就只能好好過往后的日子了,想吃什么便吃什么,想睡到幾時起便睡到幾時,想兒孫就寫信,想娘家人便讓嫂嫂帶著幾個侄孫女進宮來
她當了一十多年的貴妃,也就這幾個月過得真正舒坦,宮務不用她管,剩下的怎么舒服怎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