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擔心瓊王的身體,薨了的畢竟瓊王的母妃,正常人得知生母病逝的消息,大悲大痛之下都有可能暈厥,更何況瓊王這才大病初愈。”
周霜霜眉頭緊皺,毫不客氣的道“那也是讓王太醫來守著,王爺的病本就是王太醫給看好的,而且王太醫雖比不過二位的品階,但品性和規矩都極好。”
王太醫的品性和規矩好,他們不好唄。
左院判無意和瓊王妃爭吵,但對瓊王妃的話頗為不屑。
他與院使大人跟王太醫可不同,他們只是皇上派來給瓊王看病的,瓊王病好他們便能離開,所以不必恭維已經失勢且不太可能回到京師的瓊王和瓊王妃,但王太醫就不一樣了,王太醫是直接被指派給了瓊王,要跟著瓊王在這個地方一直待下去,自然不敢得罪瓊王和瓊王妃。
“有王太醫守著瓊王殿下,臣等便放心了。”太醫院院使道。
他們也不是非要去守著瓊王,只是擔心瓊王出事連累他們罷了,既有王太醫守著,他們也就不必擔心了。
太醫院院使和左院判被周霜霜攔下,正院后罩房里便只有自己人。
裝病偷偷潛返過京師的瓊王,從宮中死遁離開的柔貴妃,知情且參與其中的瓊王妃,以及幫著瓊王裝病的王太醫。
如果事情敗露要量刑,在場的四個人都少不了一個死,但王太醫深知,以他們四人的身份,雖然他不是主謀,可死的最慘的一定是他。
唉,上了賊船了,如今只能為王爺和貴妃娘娘打掩護,他才是最怕此事泄露的那個人。
“臣還是去前面候著吧,就不在這里打擾娘娘王爺和王妃一家團圓了。”王太醫識相道,人家一家三口他摻和什么。
“那只能勞煩您在書房湊合一宿了。”周霜霜道。
正院的書房是她和王爺共用,里面放了張長榻,不過就是個擺設,誰也沒在書房睡過。
等人走了,柔貴妃出言問道“你們打算怎么回應此事”
她死了,兒子是一定要表現出難過的,這沒什么好商討的,要商討的是如何回應陛下。
徐琛猶豫了一下,道“悲痛之下,我應當病的再重一些,但也不宜太重,早點把那兩個太醫打發走。至于京師那頭,不如我寫折子請旨回京。”
奔喪是趕不上了,回京師祭拜生母,哪怕知道事不可為也要請旨,這應該是人類正常的反應吧。
周霜霜點頭,柔貴妃卻搖頭。
“你們不了解陛下,陛下的心有時候也很軟,尤其是當這個人可憐脆弱又根本沒什么威脅的時候。”
柔貴妃轉了轉手腕上的鐲子,陛下是個憐惜弱者的人,也是個吃軟不吃硬的人。
“寫折子請旨不如給陛下寫信,不要提回京師祭拜之事,那只會讓陛下疑心,你就寫年幼時我和你父皇都陪在你身邊時的情形,讓你父皇好好保重身體,旁的什么都不要寫,再把那塊玉佩我頭一次見霜霜時拿出來的玉佩連同信一起送去陛下。”
寫多了反而容易讓陛下疑心,如此便好,或許能夠得到陛下的幾絲憐惜。
周霜霜面上不顯,內心里的小人卻在歡呼雀躍,宮斗高手手把手教學,這可真真是賺到了。
徐琛啞然,他從不曾聽母妃這樣說起過父皇,沒有眷戀,反而很是冷靜,或者說是冷漠。
母妃那日給霜霜的玉佩,原是父皇送給母妃的,母妃昔年病重之時都要把這塊玉佩放在枕頭下面,后來卻先是把這塊玉佩給了霜霜,如今又要把這塊玉佩送還給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