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德帝左手按住不聽使喚發抖的右手,面色沉沉。
五王爺在一旁小心翼翼吞了吞口水,在那天幕之人說他風流浪蕩好色之后,他便對著勞什子天幕痛恨的很。
后來父皇派人硬逼著他讀書戒女色,還在民間散步了那么多天幕不實的謠言,試圖讓百姓相信天幕是前朝余孽鼓搗出來的陰謀。
在那之后,沒有天罰出現,天幕時不時出現說的也是些老掉牙的事情,無非就是慶德年間的奪嫡之爭,可他們這些庶皇子都已經被打發到封地去了,哪還有什么奪嫡之爭,天幕之言已經沒從前那么吸引他了。
但今日的天幕五王爺只覺得頭皮發麻,在上書房讀書時他是學過史的,歷史上也有過災害頻發的時候,多是王朝末年,君王失德所致,當然明君在位時,也不乏會有災害,只是依照天幕之人所言,從慶德二十幾年到永豐末年自然災害好似不是一般的多。
“父皇,天幕之人既然說這幾十年是什么小冰河期的最寒冷時間段,那咱們是不是要預防雪災,讓百姓多備一些御寒的衣物”
最寒冷階段的冷能有多冷
五王爺有些慶幸被父皇傳召回京了,登州不比京師,若真有大災來臨,旱災雪災什么的都還好,他堂堂王爺不至于連取暖飲水都做不到,怕就怕地龍翻身。
京師乃大魏國都,天子腳下,匯聚龍氣,應是這天下最安全的地方。
慶德帝努力平復心情,他這病是不能情緒激動的,雖然天幕之人這次透露的消息極度糟糕,但也算是給他們提了個醒。
天幕上的后世之人只能訴說歷史,無法改變歷史,所以無論天幕有沒有透露,災害都是會出現的。
“世人都能看得見天幕,便是朝廷不提醒,他們也會做好防寒的準備。”
雖然百姓多數未曾開智,容易人云亦云,容易被牽著鼻子走,但事關生存的時候又會很聰明。
“傳欽天監監正,傳太子和幾個王爺速來大興宮。”
慶德帝再次后悔之前的急功近利,以至于現在朝堂一團糟,偏他又這副樣子。
五王爺若有所思,唇角不經意間勾起,父皇既然擔心大魏接下來要面臨的災害,那應該就不會讓他在大興宮充當石像了,朝廷需要人,父皇此時也更需要值得信任的人參與朝政。
人都到齊已經是半個時辰后的事了,這也是自慶德帝那日醒來打發了太子后父子二人第一次見面。
“去年關內道、河南道、山南西道大旱,今年這三地雨水亦不豐,可是又有旱情”
欽天監監正躬身道“回稟陛下,河南道與山南西道這兩地臣有沒有旱情臣說不準,但京師所在的關內道,臣以為一個月內都不會有多少雨水。”
“除了有可能出現的旱情,還應防備蝗災。”
大旱過后必有蝗災,這是常識,在場的人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