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知道這紅色書冊為何物,見了只覺驚懼,但到了高志學這里,紅色書冊帶給他的卻是熟悉和安全感。
果然,這世上不止他一個穿越的倒霉蛋。
只是不知,已經找到瓊王的穿越者是不是也和他一樣,是曾經在天幕上出現過的主播。
天幕上出現過的主播可不只兩個人,對他來說,同道中人自是越多越好。
“不瞞陛下,這書冊并非現世之物,而是來自未來。”高志學直接攤牌,“恐怕早已有像我這樣的人去投靠了瓊王。”
高志學看著坐在手中的紅冊子,心情激動,老鄉見老鄉,更別說他們還有共同的目標努力回家。
在瓊州的老鄉已經試圖掀桌了。
高志學凝神屏氣,對坐在上面的皇帝突然有些畏懼。
老鄉直接協同瓊王掀桌子,萬一慶德帝惱火,也跟著掀桌,要了他的性命怎么辦。
這可是皇權時代,他面對的優勢手握大權的皇帝,還是被他老鄉惹惱的皇帝。
高志學從前致力于勸皇帝把國家交給瓊王撥亂反正,現在想的是穩住皇帝,千萬不能讓皇帝對他起殺心。
他得證明自個兒有用。
“這書冊在未來影響巨大,但那是因為未來人人都讀書識字,放到現在就沒有這么大的影響力了,畢竟眼下讀書人并不多,這書冊蠱惑不了既得利益者,能蠱惑的只是那些讀不起書的人,偏這些人又不認字,所以陛下不必擔心。”高志學緩緩道。
“瓊王不愿來京,草民以為眼下朝廷的重點應該放在穩定人心上,瓊王來不來京城不要緊,朝廷照樣可以立他為太子,甚至以新太子的名義賑災,百姓既然相信天幕,那就會相信被天幕稱為盛世明君的永豐帝。”
“草民不才,愿將后世常見的賑災方法獻上,如果陛下愿意用草民,草民愿意奔走在救災賑災的第一線。”
慶德帝冷眼瞧著說法大變的后世之人,如果沒有天幕,如果不是這些后世之人,大魏也不會亂成現在這個樣子。
現在棘手的是瓊王不愿回京,這一攤子又非瓊王收拾不可,他精力不濟,而余下的皇子又不能服眾。
“你先退下吧,后世的賑災之法寫個奏折給朕。”
至于立瓊王為新太子,那是不可能的。
百姓愿意讓歷史上的永豐帝做新太子,但百官未必愿意,而政令通達需要的是官員。
不立瓊王做新太子,也不能立別人。
立別人做新太子,百姓之心不穩。
他只能維持現在的局面,讓在京中的幾個兒子互相平衡,至于瓊王,可以不來京城,但他這個老父親寫信求助,瓊王怎么也要出點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