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不打算教具體的招數。也沒有那個必要。在場的正選們,都是只要給他們一個思路,就能自己開發招式的人。包括比賽的節奏控制,比賽的掌控力,都只需要稍微引導。
需要他費點心思的地方,一是在于基本功的打磨。從呼吸方法到發力方式,這些最基礎的東西才是球員們在這個階段最欠缺的。二則是打球思路。網絡的發展很快,幾年前這些孩子們能接觸到職業網球的途徑還只有錄像帶,但現在大家都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看職業網球賽的回放了。不過以他們現在的級別,去看職業比賽,總是有無法理解的地方,而仁王可以解答他們的疑問。
至于不斷更換訓練模式,采取多樣化的訓練方法,那都是為了減輕身體的惰性。
就像是有氧運動時,如果長期進行同一個速度的長跑,那么身體適應以后,不管是呼吸還是對心肺的鍛煉效果都會直線下降。網球訓練也是一樣的。要定期更換訓練單,在發現身體有了改變以后及時增加訓練量,和按照身體的極限去設置訓練門檻等等。
“這種程度沒問題嗎”他在交換球場時問幸村。
“是全新的思路,我沒有問題。”幸村笑著說,“教練不用擔心,我的承受能力還沒有那么弱。”
“哦是這樣啊。”仁王看了一眼幸村的表情,又注意到了場邊其他正選,特別是原本三年生們的神色。
所以這種“壓力”,某種程度上也是讓網球部的交接更流暢的一環嗎最初的目的不是這樣,但現在發現了這樣的比賽還能達成其他目的讓前輩們認可幸村的決心。
仁王從以前開始就一直覺得幸村是個狠人。現在看到的一切只證明他的認知是對的,幸村從十二歲就已經是個為了達成目的可以下狠心折騰自己的人。
比賽繼續進行下去。
仁王照舊一邊講解一邊打著指導球。比如他講述調節節奏的方法時,就很自然調整回球。他每一個球都喂到幸村手邊,是如果不回球就完全是故意的程度,連球速和力度都做了相應的控制。接到幸村的回球后,他又示范了幾個讓球停在網球拍上,以及其他卡比賽節奏,強行將比賽降速的辦法。
“還有一種能力,我目前為止只在幸村身上感受到了。”仁王說著,示意幸村,“既然昨天在比賽中已經用出來了,那么今天應該不需要我引導,直接就可以釋放了吧”
“好高的要求。”場邊的鶴守小聲對宇佐見說。
“因為是部長吧。”宇佐見說完停頓了一下,去看狄堂的表情。
“狄堂能做到嗎”鶴守這時候正好說了這句話。
狄堂能不能做到不管狄堂能不能做到,至少現在狄堂是完全認可幸村了。明明是被幸村下克上,當著所有人的面狠狠打敗的不是嗎理智考慮到了網球部的發展和未來,讓出部長位置也不是不難過的吧但只是兩天時間,那種埋怨和痛苦似乎就減輕了。
教練沒有幫助幸村的理由,并且教練所做的一切都帶著一點隨性。實力很強,教導的方式也盡力做到了深入淺出,但大部分時候還是表示出了一種屬于天才的,“庸才在想什么我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的傲慢。
而幸村又是故意迎合教練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