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擬邀請名單里有千石和亞久津嗎”仁王笑問道。
網協的人很誠實地點頭。
仁王原本想逗逗他,遇到這種一板一眼的職員也失去了開玩笑的興趣。他自然知道伴田教練對千石和亞久津的重視。
而有伴田教練加入,按照網協一貫以來的想法,訓練營一共三個教練,那么確實沒必要邀請龍崎教練了。
但仁王說“不要直接通知,再等一等吧,等到確認完全部球員之后。”
仁王不好說他在等什么,但他在等的其實是一個理由包括能夠更名正言順將龍崎教練剔除出關東青選教練組名單的理由,更早解決手冢將要面臨的問題的理由,以及聯系德國俱樂部的理由。
他當然知道手冢曾經身上發生過的事。并且從上次看過的青學和冰帝的比賽來看,這一次手冢估計也逃不掉。
他也可以選擇從源頭解決問題,但理由呢他是立海大的教練,去干涉青學的網球部內部情況嗎
事實上,如果他真的想做,他也是可以去做的。理由或者借口,或者辦法,只要想都是有的,但仁王又沒有這個動力。就像是他一直默默圍觀著網球部內小仁王面臨的壓力一樣,他也沒有直接從源頭解決掉問題的動力。
比起“遵從命運”這種聽起來很教條的話,仁王的想法,細究起來有些殘酷。
從純粹的對手冢本人天賦的利用角度,受這一次傷對手冢心性的成長是有正向影響的,而只要及時治療他的網球道路不會受損畢竟仁王是知道,另一個世界的手冢耽誤治療三年也還能在療養后繼續進入職業世界并且在之后的職業生涯中并不會比別人更“脆皮”;從宏觀一些的角度,他可以借助這件事去關注青學,去聯系越前南次郎,去聯系國外的俱樂部,去強化自己“回國當教練”這件事的合理性。
而這么多理由,總結起來其實只是,他和手冢還沒有那么熟,他對手冢也沒有所
謂的“憐愛”心情,所以他不會為了另一個世界的手冢做些太無私的事。
如果這種心情讓已經對他有了濾鏡的立海大其他人知道,大概也會傷心吧。
但對立海大,仁王自然是不一樣的。他已經提前開始思考要怎么避免幸村生病的事了,也已經想好了有可能的立海大正選們的發展路線。還有小仁王,他面上不管他,實際上只要在立海大校園內,發生了什么事他都知道。他也知道小仁王在非正選里有幾個朋友,和誰鬧得不愉快總之他什么都知道。
每天規劃的食譜,一定會做的身體檢查,會仔仔細細監督小仁王做完的拉伸和理療,控制欲強得過分了,仁王自己都覺得。
甚至他在期待著,小仁王什么時候會忍不住這種控制和“重壓”,試圖反抗。
但似乎小仁王的忍耐力比他想象得要出色一些,至今沒有反抗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