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和君,而不是二枝君嗎”伴田教練意識到了什么。
仁王點了點頭“我有辦法介紹治療傷勢的機構,但這都要看大和君的想法,和他的家庭條件。同時,我也需要明確他的決心。其實我期待看到的不是這樣的大和君。”
“即使帶傷也拼盡全力,哪怕表現得狼狽也不要裝作若無其事。”伴田教練也有些惋惜大和,“是希望大和君能在球場上展現出更高的覺悟嗎用這種方式反向刺激其他人但能做到那種表現的人并不多。”
其實當教練的多少都有專業渠道,榊教練有不少專業性很強的業內朋友,和u17訓練營的齋藤聯絡也挺頻繁,伴田教練不少學生現在都在打職業,相互介紹俱樂部的情況也很常見。
但他們不會貿然對一個普通球員“伸手”。
這是國中,國中的網球部是運動社團之一,中學聯賽是社團活動。在國中當正選的人,以后進入高中繼續成為正選并被u17選拔,成為國家隊選手繼而被看中成為俱樂部預備役,再在大學打聯賽逐漸增強實力積累經驗找機會被俱樂部看中,再成為職業選手,這算是最普通的職業路線。中途如果天賦特別出色會被提前簽約,那就是能夠津津樂道許多年的“天才”了。
現在這些選手們最后有多少人會繼續深造網球呢
十不存一都是說得保守了,幾千人中只有一個才是正確答案。u17每期都能召集十六個球場,每個球場大概二二十人,這意味著每年被u17召集的人就有四五百人,能進入國家隊的則只有十四個。而青年國家隊能成為職業預備役的,每期則只有四五個人。再到大學,這四五個人能真的被職業俱樂部看中的,能有一個都很不錯了。
這就是現實。
人脈和資源都要用到刀刃上,他們會盡心教導選手,給十分看重的“苗子”機會和資源。但其他學校的苗子,那就是其他學校的教練應該負責的了。除非特別讓人惋惜的,又或者天賦出眾到百年難遇的。
大和還沒有到這種程度。
其實最開始仁王為了手冢去練習德國俱樂部的時候,國內網協的教練們都是很驚訝的。雖然后來他們知道了手冢的天賦,看到了德國俱樂部的態度,但在最開始,他們都覺得是仁王第一次做教練,帶第一批學生,因此還有些柔軟和天真。
讓仁王知道居然還有人用“天真”來形容他,他會笑死的。
現在仁王提出的“讓大和的表現去刺激自己帶的學生”,這才是教練們會有的想法。至于之后幫忙介紹療養渠道
“asa教練真的很心軟。”這句話伴田教練沒說出來,而是放在心里。
他看得出來仁王想要盡力表現得冷淡,但嘴上說的和實際做的稍微有些偏差。仔細想想,能夠在退役以后放棄國外的工作,和商業活動,回國來成為國中網球教練,仁王
對網球的喜愛和投入真的很令人欽佩。
仁王伴田教練為什么又這么看著我
拿鐵不加冰提醒您無所不能的仁王君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