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仁王“不要。”
“我的全部精力還是放在網球上比較好。”他冷靜道。
在集訓時,幸村自己也在嘗試新的雙打搭配。很明顯的,鶴守和宇佐見不再是正選以后,現在的正選陣容,實在是很“偏科”。大家好像都能打雙打,又好像都不那么能打雙打。
狄堂和三枝主動找了幸村說可以安排他們雙打,但幸村說,前輩們愿意當然很好,但我們不能總是讓前輩們犧牲。
“兩位前輩也是最后一年了不是嗎想在全國大賽打出更漂亮的比賽,展現出更好的實力青訓營見過的那位前輩,是叫平等院嗎也是在國中全國大賽打出好成績繼而聲名遠揚的。我們在青訓的時候,高中生似乎也在附近有集訓,準備大型比賽。”幸村對狄堂和三枝說,“結合大家的意愿和實力特征,共同決定雙打人選,甚至是輪流,都是不錯的方案。”
狄堂看著幸村,摸了摸下巴“雖然你的語氣溫溫柔柔的,但是說自己決定時總有種不允許別人反駁的氣勢呢。”
“前輩。”幸村哭笑不得。
“不是在指責你哦。”狄堂笑道,“是在夸獎你。越來越有氣勢了嘛,幸村。”
除了狄堂和三枝,小仁王私下里也找了幸村說更傾向于雙打。
他倒是很現實“我現在的實力也很難進入單打候選名單里吧如果每一場都打替補,不如想辦法在雙打上發展。”
教練應該會教仁王君那種特別的雙打方式吧。真的很好奇呢,仁王君如果打雙打會是什么風格。
幸村這么想著。
然而小仁王并沒有從仁王那里獲得什么關于雙打的額外“教導”。基礎的雙打陣型講解和雙打配合講解之外,就沒有了。
“你自己打著打著就知道了。”仁王是這么說的,“雙打無非是兩個人的
配合,或者一個人控制另一個人。要怎么配合,怎么控制,那就要看你自己。”
小仁王覺得挺有道理的。
在箱根集訓里,幸村讓所有成員都嘗試搭配做了雙打配合訓練,也算是另類的“團建”和“增進感情”方式。
而一周的箱根集訓后,幸村心中也大致有了初步的出賽名單。
他來找仁王,提出自己的想法。
比如狄堂和三枝確實可以打雙打但不能一直讓他們打雙打,要搭配輪換,那么真田和柳也是同樣的情況。毛利前輩又長高了一些,在雙打的時候似乎會更認真一些,可以嘗試和小仁王搭配,真峪前輩還是不擅長雙打,雖然態度很認真但技術不行,安排在單打或者替補的位置
“我和真田也可以雙打。”幸村說。
而仁王看著他“你在全國大賽要一直打單打一才行。”
“教練”
“很可能一直沒有出場機會,但是,在全國大賽,你就得是絕對的主將了。”仁王笑道,“如果一直沒有出場,立海大卻還是獲得了全國冠軍,那也是一種傳奇不是嗎”
幸村明白仁王的意思。
從縣大賽,關東大賽就開始的,對立海大一年生部長的“造勢”。
像是仁王認為自己的存在會削弱幸村本身的光芒一樣,所以要在另外的地方彌補回來。
幸村有時候也不知道為什么仁王會有這樣的想法,不管怎么思考都只能解釋為教練的偏愛了。這樣的教練就是最特殊的那個啊。他這么想著,點了點頭“我知道了,絕對的主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