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想要一直弱于我嗎”狄堂歪了歪頭,“幾個月前我們還在競爭部長的位置吧,你那時候可從來不甘于站在我身后。”
“總不能我現在不是部長了,你反而想要成為我的副手了吧”
三枝握著球拍的手收緊了。
他瞥了一眼狄堂“你如果不長嘴就好了。”
這場比賽打了很久。三枝一度處于劣勢,但每次想到狄堂說的話,他又確實被激勵了。而場邊的狄堂似乎什么都沒做,可三枝還是覺得自己從狄堂那里獲得了力量可能是同調過后精神力共鳴帶來的錯覺吧。
場邊的仁王卻知道,這不是錯覺。
同調過的搭檔,在打單打以后就完全獨立作戰了嗎
他自己打的同調確實是這樣的,因為是他“強求”同調,但狄堂和三枝不是。
看似是技巧達成的同調,但同樣有兩個人情感和羈絆共鳴的部分。狄堂一直在注視著三枝,他在希望三枝勝利,他迫切的心情也通過本能的精神力而傳遞了過去。
他們同調過,因此在無意識狀態中,精神力也會相互靠近,那么狄堂的一部分精神力便也讓渡到了三枝這邊。
他們兩人沒有察覺到,德川也沒有察覺到,這是本能的結果,不是有意的控制,狄堂沒有上場比賽,只是他的精神力“主動”去幫忙了。
場邊的仁王卻將這一切都看得分明。
他挑了挑眉,想狄堂和三枝的羈絆,比他們兩個人承認得要深一些。果然青春期的男孩就是容易“口嫌體正直”嗎雖然不承認,但還是本能擔心對方,會掛念對方
那么,雙打說不定真的是值得深入練習的成長方向了。
三枝到底是體力充沛上場的,而德川的體能又被消耗過,在狄堂精神力的無意識幫忙下,三枝在搶七局中拿到了勝利。
正常練習賽是不打搶七的,以第六局來算他們是平局,但仁王和德川沒有定這個規矩,那么就有搶七,而在搶七輸掉比賽也是輸了,德川接受這個結果。
前兩天最后都沒有贏是的,是三打一,但德川的驕傲還是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最后一天只有兩個人嗎
“我不會再輸一次了。”他對剩下的兩個人說。
而幸村回以一個微笑“是嗎德川,君,明天你的第一個對手是我。”
“但非常抱歉,我沒有讓你贏的打算。”幸村溫柔地道,“這兩天也很感謝你作為我的隊員的練習賽對手。在和你的比賽過程中,我的隊員們都有了不少的收獲呢。”
他說“我的隊員”。
等一下,這個看上去很年幼的少年,是隊長嗎
德川有些詫異。但他沒有表現出來,而是面無表情地,冷淡地道“我在球場上等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