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比賽之前,幸村將外套提前脫下來放在了教練椅上。他認為對手不是雜魚,如果要看顧外套,那么自己的注意力或許會無法完全集中在球場上。要是因此而比分落后,那么他會無法原諒自己的。
此時他反手沒有摸到外套,怔了一下,野望反而前所未有地升了上來。
外套都脫掉了,卻不能贏,那不是太難看了嗎他半是認真半是玩笑地想。
德川自然不知道幸村的想法。他和幸村拉鋸著,兩個人都想將主動權搶到手。而德川原本還記掛著之后的其他比賽,和最后的和仁王的指導賽,但此時他也不想那么多了。他感覺到了壓力。如果現在就思考之后的比賽,為此留手或者保留體力那么這場就會輸的
而看著他們兩個人對峙的仁王,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當年在u17時,德川和幸村其實是組隊過雙打的。
那時候他們兩人還不熟。u17的規則注定了雙打組合就是不會太熟,因為人員不能重疊又要高中生和國中生組隊。
但是哪怕是不熟,沒說過幾次話,德川和幸村似乎也在第一次組隊雙打時就直接進入了能力共鳴狀態
仁王回想了一會兒,有些艱難地從記憶里翻出了當時的回憶,確認了幸村和德川確實進入了能力共鳴。
能力共鳴和同調不太一樣。
同調是精神力外放以后產生共振,兩個人通過連接起來的精神力實現一定程度的精神力共享和思維共享,所以在技巧達不到時可以利用情感的羈絆去加大對精神力的驅動,繼而進入同調狀態。同調要深入挖掘是有很多用法的,并不只是淺層次的“默契”和“心神相通”。
而能力共鳴則要更純粹一些。它需要的是,雙打的兩個人,打法上的“相合”,需要擅長的比賽節奏幾乎一致,并在運用招數和技巧進行攻擊時,精神力相互呼應。
運用這招的雙打搭檔,精神力是不會互聯的,也不會共同,自然也不會有精神力共享。但它們的精神力能夠映照出搭檔的精神力招數,所以會通過“共鳴”狀態,學會搭檔的招數,并且相互配合著使用。
同調和能力共鳴是沒有高下之分的。
在職業網壇中,能拿到冠軍獎杯的搭檔,大多兩種技巧都能熟練使用,并且在球場上判斷他們該用哪一種。
同調的精神力互聯適合那些互補性的搭檔,能夠在攻防時將兩個人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并一定程度上彌補上個體實力的漏洞。但搭檔同樣也有那種也打單打比賽,算是全能型,沒有很明顯短板,也不是互補型而是打法相似型的搭檔。這種搭檔進入同調后實力提升并不大。他們通常會在比賽中選擇能力共鳴,豐富自己對敵的招式和手段,達成戰術上的多樣化。
但能力共鳴只能用在雙打時嗎
不是的。
連同調都可以用在單打上,能力共鳴這種更技術性的招數,自然也有單打的用法。
交換球場時仁
王問幸村“對手的打法,你應該已經很清楚了吧。要不要嘗試一下精神力另外的用法。”
幸村一邊咬著吸管喝水一邊看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