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自己也有一定要做的事。
他還是想試試看的,如果青學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么全國大賽是不是還是遙不可及。
不過,他冷淡外表下其實是有些郁悶的。
他發現包括教練和不一都很自然接受了他輸給幸村的事。不一甚至在擔心他會不會因此而難過不是因為輸掉比賽,而是因為幸村在比賽里表現得“小看”了他
果然啊,原來如此。
青學想要爭全國冠軍的第一步,是改變現在的思維。
打球要有目的性,訓練也要有目的性,想要爭勝必不可少就是對勝利的渴望。
得在龍馬來青學之前,先改變青學網球部才行。手冢想。或許是因為青學輸太多了,那么重新開啟正選選拔賽,贏過幾次練習賽,再整頓青學的紀律。
既然如此,自己在地區賽上的比賽都得打得更有攻擊性了。
氣勢。手冢想到了幸村的氣勢。
他其實沒有真正帶過隊伍,不過他和博格的關系很不錯,也私下里答應了博格如果世界杯規則改變,他會加入德國隊的要求。他原本不打算答應的,但是越前南次郎先生說,青年世界杯主要是為了挑選各國優秀選手,如果他有意愿國內網協不會阻攔。
越前南次郎先生甚至說,他會成為另一個國家的教練,會想辦法成為“小鬼頭最大的對手”。
他又想到跡部,和跡部的帶隊方式。
不管是幸村,跡部還是博格,在自己的隊伍里都擁有著極高的威嚴和說一不一的權威。
而目前來看,這三個人的帶隊成果都很不錯。
能夠作為對比的反向案例大概是大和前輩吧。手冢對大和前輩有感情,但對比起來還是承認大和前輩作為部長并沒有被真的尊重。
尊重他的只有被溫柔對待的后輩,他的同輩都并不服他。
這樣是不行的。
如果手冢一直在青學,他大概會
被青學的環境溫水煮青蛙,逐漸承認“支柱”的說法,接受這種沉默又沉重的付出,但手冢提前看到了更廣闊的天地,也看到了其他用另外方式帶隊的人得到的好結果。
而大和的結果又太慘烈了,是用慘烈20”這個詞也絕不夸張的結果。
他又想到,自己和仁王對話時,那個現在已經在國內變成“傳奇教練”的,非常值得敬重的前輩說的話“你不要覺得自私是不好的詞。”
“強者的自私只會被尊崇。”他說,“越前南次郎最后決賽前退賽,不也被夸為傳奇了嗎如果普通球員這么干,會被罵到狗血淋頭的。可到現在為止日本都沒有出過第一個越前南次郎。”
“我不算是日本本土選手,雖然是日本人但從來沒在日本網球界待過。”仁王說,“評論家也不怎么把我和越前前輩對比但如果我在大庭廣眾之下狠狠打敗過越前前輩,那么這些年來大家對他傳奇的贊譽就會反彈了,他十幾年前退賽的決定也會被翻出來罵的。”
“社團活動和職業運動不同。在職業世界,勝負就是最直白的風向標,也不會有第一個衡量對錯的標準。你贏了,你沒有違規,那么你就是最正確的。如果你要成為職業選手,那么你現在就可以提前適應這種思維了。”
“職業賽場和球迷都是結果論者。過程,付出的努力,大部分時候是不會被看到的。所以你也不要太在意這個。對媒體,對球迷說我很努力是沒有用的。”
這是完全不同于手冢在青學接收到的理念。
但他在德國學到的也是類似的理念。
而現在到了他吸收各種各樣的理念和思維,并貫徹到自己的帶隊實踐中的時候了。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