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周刊成功和立海大網球部預約了采訪。
這也是慣例了。
獲得全國冠軍后有全國冠軍專訪,在縣大賽,以及關東大賽奪冠后也有專門的訪談和報道。
不過全國大賽結束后的報道是由網球周刊國中聯賽總部的記者撰寫的,話題并不會局限于學校本身,而是以全國為舞臺去寫立海大的球員,這又和東京分部的視角不一樣了。東京分部更關注立海大本身,并且會寫立海大網球部建設之類的內容。
兩者合在一起看,就是既報道了立海大的管理優勢,器材優勢,還報道了球員本身。
不過對年輕的球員來說,這種不算太專業的,又總喜歡搞個新聞的記者是不太討人喜歡的。
井上的性格算是不錯了,但他也確實不是專業網球出身,哪怕做了十幾年網球記者也有提出傻瓜問題的時候,而中二時期的少年是很難忍耐這種“蠢人”的。但井上好歹性格不錯,這次井上還要帶一個新人來
“希望那個新人的專業能力好一些。”切原皺眉道。
柳看著他“你也沒接待過記者,為什么對記者這么大的敵意”
“柳前輩和真田前輩都去接待了啊,網球部的訓練也受到了影響不是嗎”切原說,“而且我看過了那些報道,根本沒有好好寫前輩們”
“比如最開始還把仁王前輩描述成實力不足的人還說他是小欺詐師,都是什么人啊,沒有一點眼光”
聞言,柳的臉色頓時變得微妙起來“寫那個報道的不是這個記者。還有,當時的仁王實力確實沒有現在這樣。他現在的評價已經是進步飛速的天才選手了。”
一年級的時候,大概是小仁王和教練的博弈時期吧。
柳認為那一年教練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小仁王更加服從他的指令,能更虛心學習。但這種類似“服從訓練”的做法好像也不太符合教練對其他人的安排所以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猜測是不是真的。
他認為自己的猜測有70以上的概率,可如果這么想的話,小仁王和教練現在的關系又要怎么解釋呢
而現在小仁王還經常頂嘴是終于被壓迫到受不了了嗎
去年的時候,他們這些目睹了小仁王壓力的人還在勸說小仁王放松一些,也在幫助小仁王更快揚名,但現在看來,他們似乎都做了多余的事。
這對叔侄之間的博弈有只有他們才能理解的部分,不管是節奏還是做法都讓別人摸不著頭腦。
難道這就是血緣的魅力
那么以此類推,青學的那個越前龍馬越前南次郎好像也回國了,他會不會給青學幫助呢
柳自然地從仁王和小仁王的關系聯想到了青學的越前龍馬,繼而認為今年青學會是比冰帝更麻煩的對手。
想完,柳又看了一眼切原,補充道“放心,真田不會離開,你的訓練也不會受到影響。這次接待記者,是幸
村和仁王一起去。”
切原睜大了眼睛“誒”
雖然真田不再是副部長,但紀律管理的工作還是真田在做。他那張臉和氣勢就很適合這個工作,網球部內部也沒有做工作調整。
因此切原雖然改了稱謂,卻還沒有“真田已經不是副部長”的真實感受。
直到現在。
“仁王前輩去接待啊。”他突然不生氣了,而是露出了憐憫的神色,“那希望記者們過得愉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