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要強調的是,幻影是和無我境界完全不同的招數。
因此表面上的“復制”,其實和無我境界是使出別人招數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打出來的球也和看上去的“原版”是不一樣的。
無我境界是能量超出限度以后身體和精神力相互拔河繼而迸發出強大力量的招數。在初級階段,能夠打出見到過所有招數的無我境界,打出那些招數的原理其實是精神力潛意識記住了自己看過的招數的打法并打出來。
這個“潛意識”比較微妙。
能夠進入無我境界的選手精神力強度都不會低,必定超過一個界限,因此只要是自身能力能夠掌控的見過的招數都能夠打出來。
但這些招數多少有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意思,是身體的本能和精神力中烙印的潛意識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在選手清醒時是打不出來的。
而幻影不一樣。
幻影的原理是通過精神力的共鳴,直接“窺見”對方的招數這部分的流程和能力共鳴有些類似,在借由精神力溝通強行提升自己的能力,打出原本自己打不出的球。
這種時候打出的招數,或許看上去和“幻影對象”的招數一樣,但原理很可能截然不同,并且這些招數在沒有進入幻影時也能打出來如果所需要的五維實力底線沒有超出他原本的五維數值的話。
所以小仁王的零式發球,和手冢的零式發球并不太一樣。
從觀看的人的角度是一樣的,但從打出這個球的人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而在手冢的角度,他只能通過這一招的效果承認這個零式發球無可挑剔。
不管是技術,力度,還是處理球的方式,都干脆利落。
這也不出乎他的意料在他從未展示過手冢魅影時就打出了這一招的小仁王,所使用的“幻影”的原理,他大致是明白的。而他自己也在和幸村的雙打中淺淺嘗試了能力共鳴。
小仁王的精神力十分細膩多變。和能力共鳴不同的是,精神力鏈接的開口似乎只對小仁王敞開。但這是不可能的。精神鏈接永遠是雙向的。只是通過共振方式連接起來的精神力,控制振動的開關掌握在小仁王手上。自己的精神力被輕微改變了振動頻率,所以此時反而他對自己精神力的控制下降了。
這種在精神力上十分具有個人特色的招數讓手冢有些頭疼。
立海大的對手都很棘手。
幸村能讓人五感消失的那招,手冢研究過,只能用天衣無縫的極限才能破除,那意味著短時間內體能和精神力的高速消耗。
而小仁王的“幻影”,最直觀的一點就是自己的招數和相應的反應都暴露在小仁王面前了。他不太清楚小仁王還能從自己的精神力里看到什么東西,但情報的損失不可避免。
仁王看到的比手冢以為的更多。
手冢的想象力沒有那么豐富。又或者是,進入過能力共鳴的經歷反而限制了他的想象力。
在他的理
解里,小仁王能從他的精神力里讀到招數的打法,窺見他打算使用的比賽戰術。但實際上,小仁王還能感知到他現在在球場上打球的心情,窺見他記憶里讓他本人情緒激動的事件和當時的情緒與覺悟。
與其說是看到了“記憶”,不如說是看到了“情緒”。
他的幻影沒辦法像仁王那樣,因念能力存在而讀到非常明確的畫面。他目前只在幻影成仁王時看到過一些記憶碎片。他和手冢的精神力契合度還沒到這個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