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懷瑾默默點頭表示肯定。信封里的真實數目毫無疑問遠超她的預期,可是這個二百五,總感覺充斥著對她的嘲諷。
其他人顯然不懂她的糾結,全都被這個數字驚到了,劉春芳也穿著圍裙興沖沖出來八卦,“怎么回事,說好的一兩百,居然多了這么多”
看好大兒的興奮勁還沒過去,蘇支書索性把這個發言機會也給他,蘇大哥便滿臉興奮的給大家解釋,“我們也沒有想到,只是走之前順手多拎了個袋子去碰運氣,才知道那個元生堂什么洋參的,才是真正的好東西,爸那位朋友發現這玩意兒,當時就雙眼放光,說這可是港城和國外流行的,咱們首都也不好買的稀罕貨,非得纏著爸把這盒東西也給他。咱也不懂行情,讓他自己說個價,那么一盒看起來很大,其實打開就一點點,我看著連半斤都不到,他一口價出到一百五,加上兩瓶酒,爸說干脆湊個整數,給兩百五十塊就行了。”
劉春芳倒吸了口氣,“這是什么寶貝,半斤不到能賣一百五,趕得上人參了啊。”
說著她又想起另一個問題,“那個什么洋參,我記得你們只帶走了一盒,家里還有兩盒是不是”
蘇振興點點頭,滿是欣慰的看向他妹,“那兩盒也都拿去換錢,小美就能賺五百多了。”
蘇懷瑾這下也不在意二百五了,聽得雙眼放光,竟然還有這種好事
蘇大嫂則是默默看了小姑子一眼,又恢復了往日的艷羨。
她想上午沒急著表同情是對的,她小姑子這運氣,天生好命,哪里輪得到她同情說實話,她認為就算謝先生那筆酬金沒還回去,也落不到小姑子手里,多半還是公公婆婆保管著。以公婆對小閨女的寵愛,有錢必然也不會虧待了她,可以小姑子這性子,看得到摸不到的十萬塊,估計還不如直接讓她揣兜里的五百五十塊來得有吸引力。
哦不,加上小姑子原有的十五塊私房錢,她立刻就坐擁五百六十五塊巨款了。
這筆錢她都眼紅。
蘇大嫂出嫁前,她鄰居有個嫂子跟妯娌過不下去,吵著要分家,最后那家老大得了房子,老二老三倆兄弟各分了不到八百,鄰居叔嬸為此把棺材本都拿出來,因為兒媳婦們住一起就干架,只能分出去。可這八百塊掏空了老人家底,兩家也就勉強能在鎮上買個破舊的小屋子,買完房吃喝拉撒都夠嗆,最后倆兄弟一合計,干脆把分家費當路費,帶著老婆跑南邊打工去了。
而她的小姑子,才十八歲,還要上學,就坐擁五百六十五塊,這是何等的富有。
蘇大嫂富婆竟在她身邊。
等他們感慨完蘇小美的天生富貴命,一直沒說話的蘇支書,才清了清嗓子,說了今天的第二個好消息,“我們回來經過鎮上碰上蘇公安,他說剛巧前一刻接到謝先生的電話。”
一句話,成功讓蘇懷瑾為首的家人們恢復清醒,把注意力轉移到他身上。
“因為請不到咱們過去接電話,謝先生便請蘇公安代為轉達,他們平安到家了,叫我們不用擔心,同時還留下了他家中的電話號碼,有需要我們可以隨時聯系他。”說到這里,蘇支書趁機教育沒心沒肺的小閨女人情世故,“你看看,要是收了那張存折,就相當于銀貨兩訖。只有我們不卑不亢,謝先生才會高看一眼,主動留下他家的電話。以后家里真遇到什么難處,還能有一個求助的地方。”
蘇懷瑾眨了眨眼睛,“我要是收了存折,直接就發財了,還能遇到什么用錢解決不了的麻煩”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這個道理就連二十一世紀的小學生都懂。
蘇家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