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女士他們得到蘇小美要回老家的消息,提前幾天就開始滿屋子里里外外的收拾準備了。
說到蘇家的房子,就不得不提一下如今財大氣粗的蘇大哥。
蘇大哥買大車的第一個年頭,就實現了凈收入突破兩萬的壯舉,成了村里第一個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萬元戶。
他本性踏實本分、勤勞肯干,又有嚴厲的支書父親在旁邊虎視眈眈,想飄都飄不起來,與時下大多數賺了點錢就滿嘴跑火車的老司機都不一樣。
踏踏實實開車拉貨的蘇大哥堪稱一股清流,哪怕他在同行中,依然算不得能言善道會來事的,口碑卻意外的好,經常有老客戶給他介紹新客戶,當然謝總肯定也在背后發揮了些微不足道的力量。
總之,如今開車的人越來越多了,蘇大哥周圍也慢慢有了競爭者,但他的生意卻不受影響,反而蒸蒸日上,收入逐年增長中。
對蘇振興來說,一年幾萬的收入,真就是錢多到花不完的程度,哪怕老父親盯得緊,他也控制不住想出來炫富了。
家里有車有電話,電視機和冰箱也都陸續安排上了,蘇大哥最后大手一揮,他要造房子
他這些年也算是走南闖北了,住過價值連城的四合院,也看過縣里市里那些老板們的別墅們長什么樣,蘇大哥早就不滿足于自家在村里獨一份的“豪宅”了,很想搞一套鋪著瓷磚、自帶抽水馬桶和浴缸熱水器的真豪宅。
只是老蘇家的房子是老大結婚前建的,一磚一瓦都是蘇支書和劉春芳省吃儉用攢起來的,他們不舍得才住沒幾年的新房子推倒重建,也覺得沒這個必要。
可惜蘇大哥這次得到了家里倆大學生的一致支持,腰桿挺得筆直。
蘇振華主要是覺得大哥扎根在老家,父母也是跟大哥生活,自然希望他們過上更舒適便捷的生活。
蘇小美則是知道日后土地的價值,甭管蘭溪村未來有沒有拆遷的機會,現在蓋房子總歸是不虧的,宅基地也值不少錢,爸媽不舍得推倒原來的房子,正好給她大哥重新批一塊地,他可是尊貴的村支書長子,這點小事還不是手到擒來
蘇大哥得到弟妹的支持和慫恿,果然很快把一切都搞定,趁著農閑時間,開始風風火火蓋房子村支書長子至少在蘭溪村還是有排面的,成功弄到他們家后面那塊空地,這可是村里的cbd地段
蓋房是大事,蘇大哥別墅弄得漂亮,他們以后回老家也住著舒服,蘇小美和蘇二哥也不單單嘴上支持,還準備掏錢來著。
奈何蘇大哥堅持用不收,半點不給他們做貢獻的機會。
蘇大哥唯獨只接受來自謝先生的幫助,畢竟懂別墅構造的都是稀缺人才,花錢都請不到,謝容笙卻擁有一家龐大的建筑公司,他隨便安排一兩個員工去給蘇大哥當監工,就能解他燃眉之急了。
有了專業人士做外援,工程飛快推進中。
蘇小美畢業之時,老蘇家已經搬進大別墅滿三個月了。
蘇支書和劉春芳也雙雙真香了,老兩口住進豪宅的第二天,就毫不猶豫把老房子的家居用品一件不剩全搬過來了。
劉女士甚至因此展開新事業,
她舍不得老房子就此閑置,就試著讓老大進城的時候順便進點日用百貨回來賣,剛開始只賣基礎的柴米油鹽和小孩零食,沒想到大受好評,隔壁幾個村都常有人懶得去鎮上時,直接來他們家買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