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支書他們相信老二搞得定,出發的時候把兩老的棺材本帶上了,無條件支持他在首都買房。
這件事還引起了另一個連鎖反應,就是蘇大哥也帶著大兒子跟父母一起北上看房。
之前的計劃是蘇支書和劉春芳兩個人來首都,處理老二的婚事,順便也在首都過個年。
反正蘇小美的四合院已經裝修好,隨時可以入住,她老早就慫恿他們來住住,父母都在這邊過年,也免得他們千里迢迢回老家,工作后的年假,每一天都是寶貴的。
父母第一次上京,蘇大哥倒是想一路護送,但他年底生意最忙,加上孫愛紅也是臘月的預產期,想走也走不開,蘇支書和劉春芳便不讓他送,選擇了女兒女婿的方案,讓謝容笙公司的人送他們去省城機場,飛到首都,他們這邊隨便哪個去接一下都方便。
沒想到老二不僅要跟對象領證,還打算在首都買房,重要程度直接翻倍,蘇大哥一下也來興趣了。
說起來,蘇家別墅建成不滿一年,他們住得正舒服,偶爾還去縣里他妹堪比城堡的大別墅住兩天,幫忙打掃衛生,蘇大哥本不該羨慕城里堪比鴿子籠的樓房。
但他妹新婚回門說的一番話,給了他靈感。他妹是為了說服他們隔三差五去她縣里的別墅住幾天,才說那些話的,不過其中一句話讓他印象深刻,說是整個榮豐縣就一所幼兒園,他們大寶只有住在縣里,才能上得了幼兒園,比同齡孩子高出一截。
以后大寶上小學初中,在縣里也能學的比鎮上村里好。
蘇大哥以前沒往這方面想,其實都明白,鎮上的學校就比不上縣里,縣里比不上市里,以此類推,首都才擁有最好的學校、最好的老師,如果他能在首都買房,豈不是一步到位
老家剛建完房子,他現在沒法一下子拿出七八萬,但連拿死工資的老二都有這魄力,沒道理他個月收入比別人一年工資都高的個體戶不敢啊。
蘇大哥這么跟父母和媳婦一商量,也得到了他們的認同,孫愛紅更是格外支持。
蘇大嫂倒不是跟丈夫和公婆一樣,無條件信任蘇振興和蘇小美的眼光,她只是單純不想比小叔子小姑子差的太遠,都是一家人,她也想在首都有房,這樣她兒子以后也容易得到他小姑小叔的關照,捧個鐵飯碗什么的。
蘇大哥要跟著一起上京看房子,蘇支書和劉春芳便也推遲了出發時間,等老大生意忙得差不多,他媳婦也生完小兒子從衛生院回家里坐月子了,他們才終于動身,把蘇大寶也一起帶上,至于蘇大嫂和剛出生的蘇小寶,則是請她娘家媽媽過來照顧一段時間。
孫愛紅媽媽非但不介意,甚至是興高采烈收拾包袱住到了女婿家,要知道這可是鎮上所有人都羨慕的大別墅,裝了電視里才有的馬桶和熱水器,讓她在這里從臘月住到正月,她真是高興得睡覺都能笑醒,拍著胸脯保證,“去了首都就好好吃好好玩,多拍點照,不急著回來哈,家里都有我呢。親家嫂子你放心,你的小賣部我也幫忙照看著,反正愛紅都知道東西應該賣多少,我讓她給你把賬記下。”
為了這趟出遠門,劉春芳都沒準備多少庫存,眼看著要放棄過年這個旺季,沒想到峰回路轉,孫母還催著女婿連夜去城里拉了一個批貨回來,她相信過年生意這么好,貨都能賣掉。
看親家母這樣熱心腸,劉春芳也不扭捏,臨時補了貨,還承諾親家母,等她回來算對賬,這個月利潤她倆對半分。
孫母只是不習慣閑著,沒想到還有這種好事,這下更加賣力干起來了,劉春芳他們也徹底沒了后顧之憂,帶著大包小包浩浩蕩蕩進京了。
蘇小美知道蘇大哥的想法,驚奇過后,開始慫恿他買兩套,“大哥,你不能偏心啊,給大寶買房,小寶不買嗎”
提到剛得的小兒子,蘇大哥發自內心的咧開嘴角,但也毫不猶豫拒絕,“我連一套的錢都沒湊夠呢。”
“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不就是多打一張欠條的事。”蘇小美攤攤手,一副富婆作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