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制冰機小小一臺,做出來的都是小冰塊,三下兩下就融化光了,哪里比得上大冰條耐用,怎么地都得買些冰條回去。”
又有人說“我家孫女給我買了好些降暑小神器,什么冰涼貼啊,冰涼項圈啊,降溫噴霧啊,我說那個在三四十度用用還行,五六十度哎,沒戲,用那個還不如用酒精降溫呢。”
還有人說“我女兒昨晚開了輛大車過來,我還以為又送什么東西呢,結果一看,好幾個氧氣罐快一人高那種,說怕到時候我喘不上氣,給我備著的,我說我能喘不上氣嗎,老頭我身子骨可比好多年輕人都好呢”
眾人“”
怎么越聽越不對勁呢
媽的這幾個老頭是在炫耀吧一定是在炫耀吧
大家都不愿意搭理這幾個明貶暗褒的,岔開了話題“國家弄出的那個精品降暑涼茶你們買了嗎,喝了那個聽說不容易中暑。”
“買了,直接在藥店那邊煎好拿回去的,到時候一天喝一包。”
“國家不是說在研究高科技降暑衣嗎怎么沒動靜了,這都沒幾天了。”
“昨晚上xx地下了好大的雪,早上到處都是去收集雪的人。”
“那個xx小區聽說業主集體搬到底下車庫去了。”
“有個小區還集資挖了好幾個冰窖,儲存了好多的冰塊。”
“xx山那個山洞你知道嗎里面擴建得好大,一走進去冷颼颼的,能凍得你發抖,里面還有水潭,那真是個避暑的好地方啊”
“那xxx、xxx那些個富豪,聽說往地底下挖了好深,打造了生存基地。”
“好像還有去南極避暑的,就是不知道到時候南極是不是也會有五六十度六七十度的高溫。”
張大爺聽得津津有味,只是聽到那些富豪的大動作,不禁一嘆。
同樣是知道會有大災,人家有錢有能耐的,就能挖山洞建基地去南極,而他們這些平頭百姓,也就只能挖
挖地窖。
不過有地窖也不錯了,還有好多人都沒地方挖地窖,只能住在那高高的大樓或是低矮的房屋里,死命地加厚隔熱層。
但照他來說,全球高溫之下,那么點隔熱層又能頂什么用
怕是地窖也是不怎么頂用的。
說話間,一條冰條就被拖出來了,那冰條可真是大啊,足有兩米多長,三人合抱都抱不住的粗壯,通體白茫茫的,散發著濃濃的白氣。
隨著被拉出來,人們只覺得一股寒氣直逼面門,在這深秋干冷的天里,讓人們面皮一緊,骨頭好似都跟著發冷起來。
張大爺看著那冰條被液壓叉車拉出去,拉到人家冷鏈車后面,再通過叉車送進那車廂里,不由有點羨慕。
自家車斗小,裝不下這么大號的冰條,而且到時候下地窖也搬不進去,只能買小號的冰條。
過了一會兒,張大爺兒子也來了,手里拎著兩個大袋子,里面都是那新出爐的降暑涼茶。
“藥店門口十幾個藥爐在熬涼茶,還是趕不上速度,有人一買就是上千包,幸好我們單子下得早,不然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去。”
張大爺看了看涼茶,一袋袋都熱乎著呢“去放車上吧,別放車斗上,一會兒別把冰塊融了,放車前面”
話沒說完,就輪到他們買冰了,他們趕緊要了自己需要的規格和數量。
最后,父子倆買了十二條小號的冰條,一米來長,一人合抱的粗細,往車上一裝,那輪胎都癟下去三分,可見有多沉重。
父子倆把冰條妥妥當當地裝好,用帶出來的被子、毯子嚴嚴實實地蓋好,再用繩子一道道捆住,這便準備回去了。
天有點暗下來了,搞不好一會兒要下雨,這冰塊可不能淋雨。
就在這時,光線忽然晃了晃,本來就有些昏沉的天空,更是迅速地暗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