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亦是惶惶不安。
“是神仙嗎”
“天上的仙子在說話”
“什么,大昭要滅國了”
男子興奮擦掌,教訓家中妻女“早就說了,女人就該相夫教子,安分守己,你們也歇了那什么人才選拔出人頭地的想法,不然把你們也燒了”
女人們有的唯唯諾諾,有的悍然撲上去與男人撕打,有的眸光幽微,看著天幕,有害怕也有不甘。
女帝在位的這幾年,是她們日子最好過的幾年,她們這才知道,女人也是可以抬頭挺胸做人的,也是可以出仕做官的,也是可以不用看男人臉色的。
可是,這樣的好日子,就要結束了嗎
還有更多人,不關心女帝死不死,他們只關心,又要滅國了,他們是不是又要陷入戰火之中了
天幕上,那個年輕些的女聲道所以,這個評價,中肯嗎
年長男聲道當然不中肯,簡直是惡毒中傷
昭帝猛地一怔,其他人也愣住了。
昭帝最為人詬病的,是滅了母家和夫家,以及以女子之身,御極天下。但哪個皇帝手上染的血少了同樣的事,男人做來就是逐鹿天下,就是謀算過人,就是殺伐決斷,但換了女人做,就是不安分,是陰險狠辣,是最毒婦人心。
男子登臨帝位,就是理所當然,女子稍微對權力伸伸手,就是權欲熏心,世人的評判標準竟然是只看性別,不論事
實。
昭帝沒料到這天幕竟會幫自己說話,沉默片刻后,嗤笑起來。
世人的看法,她從不在乎,與其說是只看性別,不如說是,輿論依舊掌握在男子手中,他們要從各方面否決一個女人的政治生命。
什么世人世人,能發出聲的,從來只有男人,而且是上流社會的男人。
等到掌握話語權和輿論的成了女人,自然有另一番說法。
她現在只想知道,大昭是怎么滅國的,自己是怎么死的,到底是哪一路的反叛軍殺進了皇城
事實上,昭帝稱帝后,因為是女子之身,非議如潮,所以她想要坐穩皇位要比男子付出更多的努力。
她在位期間整頓吏治,減輕賦稅,選拔賢能,重用人才,還派大使巡查四方,體恤孤寡、問民疾苦。昭帝不設后宮,生活節儉,還提倡官員節儉,一改前朝奢靡風氣。
在她當政的八年內,百業興旺,經濟繁榮,民眾安居樂業,戶口劇增于軍事上,她也有幾度御駕親征,平定叛亂,擴大疆土的政績。
在她之前,無論是齊國還是景國,還是其他小國,歷任皇帝都沒有她這般的功績與勤政,在她之后,新朝開國君臣是一群野路子,一朝發達,得意忘形,對民眾肆意盤剝壓榨。
可以說,上下五百年,都沒有一個皇帝,能如昭帝這樣勤政愛民。如果這樣還算不上一個好皇帝,怎么算是一個好皇帝
天幕中,那個教授聲音傳遍大昭京都,所有人都愣住了。
而且,天幕上終于出現了畫面,那是女帝出征,英姿颯爽的畫面,然后一轉,是她微服出訪、了解民生、親切仁愛的畫面,再一轉,是百姓安居樂業,軍隊兵強馬壯的畫面。
只要不是瞎子,就能看出,大昭國力的富強和團結。
人們被這一幕幕畫面弄得呆住了。
“天上天上出現人了”
“這不是我們京都嗎”
“神跡果然是神仙顯靈了啊”
他們紛紛叩拜下去,激動得渾身顫抖,涕淚橫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