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棧才1級,要等升級了才能配備店員,所以很多事都要親力親為。
本來1級是不用餐服務的,但顧青檸想多賺點經驗和財富值硬是把本就不大的酒店隔出一個用餐區。
多了一個用餐區,需要購買的東西就多了,鍋碗瓢盆、油鹽醬醋樣樣都不能少,還有餐桌、椅子等,顧青檸正忙得不可開交呢,上樓卻發現只是因為劉徹沒有換洗衣服這點小事。
顧青檸我有一句不知當講不當講。
好氣哦,但還是要保持微笑。
“晚餐已經在準備了,一個小時,哦不,半個時辰后就可以用餐了。如果客人有用餐需求,半個時辰請到一樓用餐。”
“等等,”劉徹聽到陌生的計時法眼底閃過一絲精光,說漏嘴了吧“剛才閣下說一個小時不知是哪里的計時法”
顧青檸“這是客棧的計時法。”
話落,指了指客房里的迷你鬧鐘,“那個粉色的擺件叫鬧鐘,里面有三根針,最短的那根叫時針,時針走一大格是一個小時,走一圈是十二個小時”
劉徹越聽眼睛越亮,從古至今計時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早在商朝就有了圭表計時,但圭表過于簡易,若是“表”不慎被碰倒或者被風吹雨打,計時便失去了準確度。
先秦時,人們將圭表改造成日晷,又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刻在日晷上用以計時。這一法子確實不必再擔心“表”會被碰倒或者吹倒,但若是遇到雨天、雪天也只能當擺設,計不了時。
秦時,比日晷更好的計時法漏刻計時出現了,只需在漏壺里面盛滿水,中間插上有刻度的箭,通過水位降低來計算時間2。
雖比圭表、日晷好用,但缺點一樣很明顯,只能在室內用,不能隨身攜帶。
若是那個擺件真能計時,那即便身處荒郊野嶺,沒有太陽的雨雪天也能清楚的知道時間。
劉徹第一時間就想到了用于行軍途中,兵貴神速,若是變異攜帶又準確的計時法,那行軍途中能省多少啊
要是人人都能,哦不,只需要領頭的將領人手一個就好,那在打仗過程中,豈不是能配合得更好
衛青取回衣服的時候,發現劉徹捧著巴掌大的迷你鬧鐘站在窗邊發呆,門都沒有關。
“陛下”
劉徹轉過身,“仲卿,你來看這個鬧鐘”
衛青聽完鬧鐘的作用后,也對鬧鐘充滿了期待。
然后他就聽到劉徹說“仲卿,我們把它拆開看看如何看看它是怎么做的,回頭讓能工巧匠做一批出來。”
衛青雖有些意動,可他沒忘記這里是什么地方,外頭那位還未表明身份呢。
“陛下,這不好吧,萬一拆了裝不回去豈不是暴殄天物不如向那位買下來,帶回宮中交給能工巧匠來拆。”
劉徹一想也是,“有道理,朕就先不拆了。”
“可她若不愿將此物賣給朕怎么辦她可不
缺錢。”且不說這里隨便一樣東西就是無價之寶,就說這樣的謁舍住一晚上才一百錢,能賺幾個錢啊
怕是賺到的連桌上的一個杯子都買不起。
缺錢的人能這么干
衛青想了想說“若是不行,陛下可遣能工巧匠過來,或許能發現個中竅門。”
一樓用餐區
系統看著剛出鍋的食物,震驚道“你就給他們吃這個”就這,你還好意思收餐費
顧青檸低頭看了看蒸籠里的玉米、紅薯、板栗南瓜,“這個怎么了我覺得很好啊既有營養,又保留了食物原本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