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店鎮就在安陸西北角。
李白從碧山回來之后,除過溫書,給七娘開蒙,余下的時間便會往孟浩然借住的小院跑。
孟氏乃是襄陽薄有資產的書香門第,因而,孟浩然在外的日子并不清苦。
對此,七娘也算是松了一口氣。
誰讓李十二白一路救濟的人太多,她怕家財散盡,沒有銀錢去長安參加鄉貢了。
李白去煙店鎮的時候,七娘有時會跟著一起,有時犯懶,便躲到嬸娘周氏院子里去。嬸娘院里的小廚房做點心一絕,許多南朝才有的精美糕點,廚娘都能弄出來。
這日立秋,周氏喊了七娘一道包餛飩。
李縣令趕著上任,已然先一步去了潭州,不知為何,周氏卻留在了家中。七娘晃著小腳丫,坐在案桌前,兩只小手學著周氏的樣子,使勁兒把餛飩皮一捏
誒嘿,破了。
七娘懊惱道“我的手太笨蛋了。梳頭也是亂糟糟的,還不如師父梳得好。”
周氏柔柔一笑,索性站到她身旁,手把手握著教她包“這包餛飩和梳頭發
都不能心急,得耐心仔細地一點一點收攏起來,捏在掌心里頭,最后把一點氣口封好。你瞧,是不是成了”
七娘的掌心里,躍然一只小巧玲瓏的餛飩。
周氏又跟她講咱們大唐的餛飩種類多著呢。聽說長安坊市內,有一家蕭家餛飩十分有名。他家煮過餛飩的湯甚至可以用來煮茶,尤為鮮美。往后,七娘若想吃,嬸娘都帶你去。▅”
七娘驚喜“當真”
周氏撫了撫她的劉海,點著鼻子說“七娘這般乖巧的孩子,當然要給最好的。”
七娘對吃食的熱愛程度只有李白知曉。
于是,到了傍晚,七娘一回前院便跟李白炫耀起來“師父,嬸娘說長安有好多好吃的,以后要帶我去吃呢”
李白剛從許家做客回來,內心正糾結,便聽到七娘這番話。他揚了揚眉“嬸娘當真這么說”
小孩子說話容易夸大其詞,顛三倒四。
他想先弄清楚了來龍去脈再說。
于是,七娘繪聲繪色把今日的事兒都描述了一遍,末了還意猶未盡道“嬸娘說了,乖巧的孩子就值得最好的。那我們去長安,能吃蕭家餛飩嗎”
李白眉心擰在一處,知道并非是自己多心了。
周氏的人和話都透著不對勁。
這些日子,安陸本家雖然不催問七娘戶籍的事情,卻總是張羅著李白盡快做許家上門婿。他雖有意許氏,卻不會為此拋下七娘。
李白扶額,嘆了口氣“吃,你想吃什么我們都去。只一點,旁人再要請你吃東西,可不能屁顛屁顛跟去了。”
七娘眨眨眼,福至心靈。
她雖年幼天真,卻對人心十分敏銳。
嬸娘教她包餛飩時的話,實在讓人有些不舒坦。
次日,李白帶著七娘一道去尋孟浩然。
他們師徒是外客,對安陸人生地不熟,一切倚仗李宅本家;
可孟浩然不同,襄陽距離安陸本就不遠,孟家在此地也有自己的親屬人脈,想要打聽消息,還得靠孟六郎。
李白關門閉戶,與孟浩然講清楚了整件事情的脈絡,最后拱手請求道“此事就拜托孟兄了。”
小小的七娘也有樣學樣“拜托拜托。”
孟浩然此前瞧見七娘與李白的相處方式,只當這是一對有愛的師徒。沒想到,背后竟還有這樣的故事。
孟浩然感嘆“十二郎,你有慈父之心啊”
李白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