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二人一路打著嘴仗,去柜坊兌換足額的欠金出來,這才發覺實在太引人矚目了一些。
七娘看著面前驢車上滿滿的財帛,歪了歪腦袋“阿郎,我們就這樣直接進縣衙嗎”
李白很淡定“對啊,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七娘覺得這話很有道理,索性抱劍,雄赳赳氣昂昂地跟上去。
奉節縣縣衙。
今日明試,許多士子都聚集在門前。縣尉開門入內考校后,士子們便會遞了文書申請,屆時,只需等待縣衙下發的家狀和解書等物了。
李白牽著驢車,又有七娘抱劍護航,實在是顯眼得很。
門外維持秩序的胥吏們瞧見這架勢,也禁不住傻眼了。見李白停在縣衙門前,那人只好硬著頭皮上前道“今日鄉貢縣試,非應試者不得靠近。有什么事,還請郎君明日再來。”
笑話,這位郎君驢車上一半都裝著絹帛,非富即貴,他才不會輕易得罪。
李白點點頭,大大方方道“我知道,我也是應試的人。”
門前一陣寂靜。
胥吏的眼神忍不住往車上飄,索性問了“郎君這驢車上的東西是”
七娘連忙湊上來搶答“是給你們縣令的好多小錢錢”
眾人“”
好家伙,光天化日,鄉貢行賄啊
關鍵是一個走過場的縣試至于嘛
這對顯眼包師徒開口沒兩句,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有艷羨,有疑惑,還有不可思議與看傻子般的關懷眼神
李白知道這是誤會大發了,連忙搖頭道“別聽這丫頭胡說,這是欠府衙的銀錢,今日正好明試,便一道來歸還。”
胥吏更凌亂了“欠這些都是”
李白只好自報家門“正是。綿州李氏,先前與府衙有些田產上的交易。”
“噢”胥吏露出一副了然神色,看李白的眼神中透露出些許同情。
人群中士子們也竊竊私語起來
“青蓮李大郎,敗家最在行。”
“這是李二郎吧,有這么個哥哥真夠糟心的。”
“可不是說嘛,不知那么多旱田買回去該如何回本。”
李白從小到大習慣了這些諷刺與譏笑,少年時他或許會拔劍上去打一架,可今日卻沒有這個打算。
他想走的路,得學會蟄伏。
李白握了拳不語,身邊小小的七娘卻不能忍,她將佩劍立在身前,拄著喝一聲“誰說我們大郎是敗家了”
“什么旱田,明明都是良田。走著瞧吧,李家大郎能靠這些地發家,二郎也能貢舉入仕噠氣死你們”
士子們頓時火了,文縐縐地指指點點起來。胥吏見狀,只好看向李白“郎君,您家這童仆還是管管吧。”
李白挑眉,似笑非笑“管什么她說的對啊。”
胥吏
士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