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七娘其實沒什么想法。
她鼓著腮幫子,歪頭問“獅虎,我要是不想考什么童子科,就能不考嘛”
“那怕是不行。”李白說完也反應過來。
這件事無論發酵到什么程度,朝中新舊貴族、世家與寒門又借此如何博弈,最后都得是陛下拍板決定。
他們尋思這些,還不如多喝兩壇美酒,吃兩塊豆飴呢。
李白頓時又沒了正形,招呼著裴稹道“來來來,裴三郎,七娘說的沒錯,且先醉今朝,勿要庸人自擾。”
裴稹瞧著這對師徒吃的吃,喝的喝,壓根兒沒操心,無奈搖頭笑了“不愧是你李十二白帶出來的孩子。”
能看透本質之后,依然保持樂天瀟灑,這一顆大心臟,往后也絕非一般女郎。
裴稹看七娘的眼神里,透著對后輩的贊賞疼愛。
七娘則沖他做個鬼臉,“略略略”之后,取個干凈的勺,舀了一大塊豬頭肉丟給他。
裴稹哭笑不得,知道自己是被隱晦嘲諷了,卻依然好脾氣道“也不知我們七娘在綿州做出什么壯舉,竟能叫陛下過問此事”
李白喝了酒就話多,聲情并茂地給裴稹描述了高轉筒車和酸刺柳的事兒,末了,還欣慰地摸摸七娘腦袋,宛若一個炫耀女兒的老父親。
裴稹震驚之余,有些嘆惋“以七娘聰慧,往后怕是更有一番見地,只可惜”
七娘見過這樣的眼神。
先前在青蓮鎮,農戶們雖然感激她,看她的神色卻也有惋惜,聽鄉人們說起最多的,便是“往后誰能娶了李家神仙童子,可真是福分吶”。
想起這些,七娘的倔脾氣上來了,兇巴巴沖裴稹道“七娘還年輕,大有可為,一點都不可惜”
裴稹微怔,忙附和“對對對,是我想岔了。”
他驚訝于小女郎的敏銳,也生出了“或許她真的不一樣”的念頭。
裴稹出身關中舊氏族之一。
以韋氏為首,裴、柳、薛、楊、杜這些舊門閥世家,在初唐時期,大多會選擇通過聯姻來鞏固地位,這種方式被稱為“內婚”。女帝登基之后,關中貴族逐漸察覺到只注重門閥背景,并不能保證后代延續,被逼無奈,只好開始重視對方的政治地位和才干。1
裴稹的阿耶裴光庭便是如此。
當年,家中看中武三思女帝侄子在朝中的地位,為裴光庭選中武三思之女武氏為婦。只是他們沒料到,一朝神龍政變,裴光庭會因此被貶郢州。
如今,裴家終于好起來了。
而裴稹從小看過家中的起起落落,又受阿娘影響,并不覺得女郎有抱負是一件壞事。
尚未被朝堂荼毒太深的郎君笑起來,給七娘打氣加油“多吃點,爭取早日幫我打過師父。”
七娘傲嬌臉“哼,師父說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裴稹與李白登時又笑成一團。
與友人敘
舊的時光總是飛快。日頭西斜,城垛子上的暮鼓敲響了。
長安城實行嚴格的坊市管理制度,夜間各坊內部倒是可以行走,但暮鼓一響,坊門就要關了。屆時,再行走在坊外的主干道上,可是要挨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