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江的節目拍了一個周。
結束已經是十一月底。
李羨回到連城。
訴訟程序已經啟動,所有材料都是律師整理好的,由她提出。
這樣可以讓她少一些難堪。
婚前兩人做過財產公證,李羨離開時也沒拿什么,幾乎不存在財產糾葛。
當初李傳雄治病的錢是欠曾家的,轉院、安排院長手術的人情,是欠孟恪的。
但至少她和他的聯姻促成了君瑞這個合作項目,價值無法估量。
所以這些她不打算還了。
這樁不可能判離的案子的進展被有意壓得很慢,按流程有調解程序,李羨全程沒有參與。
畢竟纏繞進彼此的生活有一年時間,社交上無可避免地重疊,她刻意避開,這些人漸漸淡出了她的生活。
因為前段時間工作重心的偏移,領導近期給李羨的工作任務大多數在攝影棚內,偶爾出個外景,不會超出連城的范圍。
今天是來實驗小學拍節目。
放學鈴結束后,教學樓輕微騷動。不多時,開始有小孩結伴涌出來,個頭不高,穿一身鼓鼓囊囊的棉服,頭戴小黃帽。
像一群小蘿卜。
節目拍攝結束,李羨和錄音師、攝像師同事并排沿校內主干道向外走。
“剛才那句話應該也收進去了吧。”
“回頭剪一下就好了。”
負責攝影的同事問李羨“李老師,下期政府牽線的特別節目是你出鏡嗎”
錄音師說“企業家會談這一期嗎聽說省長出鏡,嘉賓應該是省級單位招引工作的重要目標吧。”
李羨說“我還沒收到消息。”
“嚯,這么多車。”
李羨順著他們的視線看出去。
他們來時學校門口還是空的,現在臨時停滿汽車,交叉口再往前也滿滿當當,交警在維持秩序。
幾個小孩好奇他們的攝影收音設備,亦步亦趨跟了半路,忍不住湊過來問“叔叔阿姨,你們是拍短視頻的嗎”
“在抖音還是快手”
“你們拍了什么”
小孩說話像麻雀,嘰嘰喳喳。
“他們是拍節目的。”最邊上的小女孩說。
李羨說對,我們是拍節目的,歡迎你們每周六下午四點半收看我們
這話是看著小女孩說的。別人都對攝影收音器材感興趣,問這問那,只有她對李羨感興趣。
圓鼻頭,略微下垂的眼睛,這長相讓李羨覺得眼熟。
門口圍著許多翹首期待的家長。
李羨偏頭,垂眼去看女孩胸前的校牌。
趙詩萌。
陳平的女兒。
李羨握住話筒的手指緊了緊。
包里裝了幾顆棒棒糖,她拿出來,分給小朋友們,交代他們趕緊
快點走,爸爸媽媽在外面等著呢。
即將臨近校門,李羨的腳步愈發慢了下來。
她有種奇怪的預感,也許今天是陳平來接萌萌。
同時不大想面對這種預感。
“那個,我想去趟廁所你們先回車上吧,我馬上過去。”
同事應聲,李羨快步走向操場方向。
在洗手間待了會兒,她給同事發短信,說自己有點事,叫他們不要等自己。
校園里密密叢叢的小蘿卜頭漸漸變少。
李羨乘公交車回到臺里,剛才一起出外景的同事過來,交給她一盒橘子。
同事“剛才在小學門口,一個大姐給的,說是你的粉絲。”
李羨撐手托腮,盯著靜靜躺在塑料盒里的小橘子,仿佛想了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沒想。
下班后和沈夏一起回到她的出租屋,一個晚餐想吃火雞面,一個想要吃部隊鍋,索性全都煮了。
關燈拉窗簾,打開投影儀,兩人抱著熱騰騰的小鍋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