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安按照最低標準一百塊來算。又計算了部隊的一些生活條件。
這也多虧老林家人了,每次林常勝回來,他們就打聽部隊的生活。特別是老大家的準備送林有軍進部隊,自然打
聽清楚了。
所以林安安對部隊的福利倒是也算清楚。
生活用品基本上都有分配的,基本上不愁吃喝。像林常勝現在的級別,也有很多福利。就算養了兩個孩子,也根本沒啥壓力。
按照最高標準算,一個月就算花五十塊錢,那還有五十呢
總不能都給徐家老太太治病了吧。
對家里爹媽都沒這么大方,對孩子不管不問,林安安不相信林常勝這么大方的。
所以林安安覺得,自己最低能從林常勝這里要到二十塊錢的撫養費。
只不過林常勝大概率是不會給的,而且就算林安安鬧也沒用,她也計算了身邊的人的標準,二十塊錢能養活一個家庭了。不管是誰,都不會覺得她要二十是正確的事情。
所以林安安除了要稍微降低一點標準之外,還要想辦法要到錢。
直接找林常勝
林安安考慮一番,覺得這個不是最好的手段。她目前為止,還要用林常勝這個大山來壓林家所有人,不能直接搬出來。而且人面對未知的事情的時候才有壓力,過早的暴露林常勝的態度,對林家人就沒壓制的效果了。
林安安還要防著林常勝這個爹真的就對她一點都不關心,和林家其他人一個態度,到時候林安安要面對的就是林家所有人。這很不有利。
最重要的一點是,提前和林常勝對上,和他鬧翻。讓她感覺到自己對他的不利,對林安安后期進城想法很有影響。
林安安的記憶里也知道,農轉非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年頭孩子戶口隨媽,所以林安安一直都是農村戶口。她沒了媽想進城,也需要林常勝那邊辦手續接收。如果林常勝不同意,林安安就沒法進城。沒有介紹信,林安安甚至連去遠一點的城市都沒法去。到時候就算在老家鬧翻天,也得不到啥好處。
所以不能著急。得計劃著來。
林安安分析之后,就想到了一個人。
她的后媽徐月英。
這位幾次回來都在家里人面前賣慘哭窮的女士,不知道家里人信不信她那些話,反正林安安是不信的。
并且打心眼里認為她不是好人。她才不管后媽對自己這個孩子有沒有責任和義務呢。她只知道,親爸賺的錢都被后媽和后來的孩子花了,自己沒花。她心里就不舒坦。這兩口子都是不負責的。林安安懷疑這八塊錢的標準,和后媽也脫不開關系。
林安安打算先試探一下,這個八塊錢到底是誰給出的標準。
所以她打算先寫一封信試探一番。她這邊只有鉛筆,為了防止被人改動,林安安直接去敲門找林有城要了鋼筆過來,在他滿不樂意的神情中,拿著鋼筆鉆進自己屋里開始寫信。
這封信名義上是寫給林常勝的。
內容也沒多少煽情的東西。只告訴林常勝,她受傷了,醫生說她有后遺癥,沒有辦法繼續勞作了。所以沒有辦法自己掙口糧。她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讀書,以后找個輕松工作。一年八塊錢的標準實在
不夠她生活,希望林常勝對她的資助能夠增加到每個月十五塊錢。然后又認真的列出這是十五元的使用明細。書本費用、營養費、口糧費用
然后著重強調現在老家叔伯都是各自顧自己的小家了,錢財都是自己顧著,所以自己以后的生活費也要自己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