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孩子都長大了,知道找林常勝討要東西了,以后可能會不斷的出現在他們的生活里,徐月英心里就特別的難受。
一開始和林常勝結婚,她是做好了給人當后媽的準備的。也想著以后怎么和那孩子相處。
可是婚后有了自己的親生的孩子,她再想起那個孩子就覺得別扭。
想到別的孩子也喊林常勝喊爸,她心里就難受的慌。
而且林常勝常年不在家里,她還要幫著照顧那個孩子。也許到時候和那孩子相處不好,還要讓別人以為自己是個壞后媽。所以徐月英就干脆不想和那孩子一起生活了。
前幾年兩個孩子小,沒人照顧,還是靠著她媽過來幫忙照顧的。林常勝也不可能提出接那孩子過來讓自己照顧。
后來林常勝回去了一趟,又有這個想法了,她媽就說身體不舒服了,不止帶不了孩子,還要人幫襯。這才把林常勝的心思打消了。
也幸好林常勝這些年一直忙外面的事兒,不著家。也不關心家里的事兒,徐月英才過了這些年的清凈日子。
甚至大院很多人都不知道林常勝老家還有個閨女這個事兒,都以為是頭婚。羨慕她命好,嫁給林常勝這個有上進心的,還一胎就生了龍鳳胎。
現在這孩子長大了,找來了。
徐月英帶著復雜的心情,寫了信給老三家的。也是加急寄出去了。
部隊這邊寄出去的信件,比普通的寄件渠道要快一些,所以徐月英也不擔心延期。
只不過又過了幾天,徐月英又收到了一封來自老家的信件。這次是寫給她的。
這封是老三媳婦朱小蘭寫過來的,給她講了家里最近的事兒。特
別是林安安的變化。這一看就不是給她的回信,寫信日期是和林安安那封信差不多的時間。人家還知道加急,這個朱小蘭竟然連加急的錢都舍不得,愣是比林安安晚了一半的時間。讓自己出現了信息差。
“真是小氣”
徐月英皺眉頭,然后開始看信。信倒是比林安安那封要長。詳細描述了家里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
重點就是林安安受刺激了,性情大變,也不和以前一樣老實了。現在就和討債似的,見誰就咬誰。家里兩老都管不住了,讓她在家里吃獨食,也不用上工干活。朱小蘭就擔心,這孩子沒人壓制,以后越鬧越不像話,不知道會不會影響林常勝。
順嘴又說起了自家現在的難處,兒子長得快,一天一個樣兒,做衣服的布料都不夠了。
說要是林有禮有不穿的舊衣服,能不能給兩件穿穿。
林有禮的舊衣服可不是一般舊衣服,那都是拿小號的軍裝改的衣服。料子好,款式也是外面買不到的。
他就算不穿了,送人也是送的出去的。
徐月英早就打包送給自己身邊的親朋好友了。也算是人情往來。給這些人送禮,以后才能互相幫助,互相記著一份好。給老家那邊送,那就是白給的。
倒是有些補丁多的,在家里放著。這些可以寄回老家去。
這些事兒倒是不打緊,主要是信中提起的內容。
原本還以為是老家那邊唆使林安安寫信要錢的,按照朱小蘭這么說的,這是林安安自己的主意
這還真是改了性情
徐月英想起記憶中為數不多的關于林安安的記憶,那還是好幾年前的事兒了,那時候那孩子才剛滿十歲,但是瘦瘦小小的。整個人怯弱的不敢說話。總是低著頭。存在感非常低。
林常勝找她說話,她也一句話不說。只偷偷的躲在一邊偷看兩眼就跑開了。
徐月英當時看著這個孩子這樣,就覺得不好相處。這個性格在自己身邊養著,人家還以為是自己虐待她了。
把這個形象和朱小蘭信中描述的形象對比,怎么也覺得不是一個人啊。
難道朱小蘭說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