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萍萍
啥都錢錢錢的,咋不鉆錢眼里去“咱貧苦大眾,天天把錢放嘴上,你這是學誰呢”
“學大伯呢,侄女的八塊錢生活費”
“咳咳咳”林萍萍趕緊咳嗦起來,然后打斷了林安安的話,“我走了。要上課了。”
很快,班主任老師來教室里面收報名費。
這年頭家長們都忙著賺工分掙工資,是沒人特意耽誤時間來報名的。都是孩子自己把錢帶班上來教。學費也不貴,一學期三塊錢。
但是林安安和林萍萍是不用交學費的。因為當初公社中學建設的時候,林常勝回來探親,公社領導來隊里做宣傳,讓各家各戶有孩子要上中學的,交一筆建校費。每家每戶大概出幾塊錢。林常勝當時知道這事兒,直接就掏出兩百塊錢來資助家鄉建設學校,還幫助他們解決建校原材料的困難。公社領導當時特別感激,直接拍板說林家下一代孩子上初中,都不用交學費了
也是因為這個緣故,老林家孫子輩甭管愛不愛讀書的都要被壓著去上了初中,爭取把送出去的錢賺點回來。
主人格這個小可憐才有機會上初中。
要不然老太太那么摳門,又滿腦子的女娃兒讀書無用思想,也不可能讓林安安上初中的。
這會兒老師
正一個個的從座位前面往后面開始收費,登記。
到了林萍萍這邊,她就只簽名字就行。
每次到了這個時候,林萍萍就露出驕傲的神色。看著其他孩子窘迫的拿著手里的幾塊錢學費。這讓她有幾分滿足感。
到了后面林安安的時候,老師一下子也沒認出林安安。林安安倒是認出他,“黃老師,我是林安安。”
黃老師驚訝了一下,然后點點頭,讓她簽了名,繼續往后。
公社中學老師并不多,一個老師帶多個班。所以初一的老師依然還是初一的那些老師。
班主任姓黃,五十多歲,頭發花白。黃老師還是班上的語文老師。
林安安對他的印象就是很嚴厲的一個老師,對于林安安屢次逃課不上學的行為,他很是反對。多次找林安安談話。
那時候林安安也不敢吭聲,就只能低著頭。
后來黃老師還上門找孫銀花做過思想工作。因為班上的女學生太少了。能多留一個是一個。這年頭都宣傳男女平等了,結果班上全家都是男娃兒,像話嗎
可孫銀花比黃老師的思想還要堅定。反正家里活要有人干。女娃兒以后結婚了也用不著學問。至于考大學,那更不需要了。女娃兒考大學也是便宜別人家的。有這功夫不如培養孫子。
最后把黃老師直接趕走了。
后來黃老師也拿這事兒沒辦法了。
不過林安安心里還是很感激黃老師的。雖然他失敗了。但是他也是唯一關心過林安安未來的人。
忙完之后,黃老師看著班上空出來的座位,心里一陣沉悶。又少了幾個學生,不知道后面幾天會不會來。
國家自結束戰亂到建國,到如今普及教育,也就十幾年的時間。讀不了書的孩子還是很多。
多數人都是讀了幾年小學,認識幾個字就不讀了。在農民同志的心里,讀了初中又咋樣呢,能讀高中的人太少。讀了高中也很難考上大學。到時候也沒法進城工作,還不如早早的在家里掙工分。
這種落后的思想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還是因為窮。前兩年別的地方鬧荒,他們這邊也受到了影響,吃飯都成問題,更沒人注重上學了。
很多人為了幾塊錢的學費,就直接放棄了上學的機會。
他嘆息幾聲,拿著錢就走了。還有一些賒欠學費的孩子,這事兒還要和學校溝通,等年底秋收結束分了錢和糧食了再來補上。
黃老師是真的擔心啊,擔心這幾個學生下學期就見不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