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負有心人,林安安的思路越來越清晰。她發現這個時候的題材多以贊美艱苦奮斗為主。
比如贊美默默無聞的工人同志,贊美他們的鋼鐵精神。贊美農民同志的勤勞苦干精神。報紙上經常有表揚勞模的文章。
文字不求多么優美,故事卻一定要能打動人。
抓住精髓了,林安安就開始著手這方面了。
題材也選好了,林安安準備寫一篇和軍屬相關的文章。
這也是主人格的經歷帶給她的靈感。工人農民軍人固然是要贊美的,可還有一些群體默默無聞的付出呢。
那么多的軍人,有人回來,有人沒回來。
他們的軍屬是過著什么樣的生活呢他們的親人離開家庭,奔赴戰場,保家衛國。但是這個家也就少了一個壯勞力。生活肯定有影響。
林常勝回來了,她都過得如此。那些沒回來的,家里人又過得如何呢
或者說,哪怕回來了,卻已經不能正常勞動,不能養家了。家里人又過得如何呢他們的犧牲,又有多少人會注意呢林安安想著,如果真的能登報,讓他們得到社會的關注,當地的干部主動的解決他們的困難。就比如她過去,如果隊里那些干部愿意關注一下,也許她的日子也要好一些。
雖然不能將希望寄托于外人的身上,可是當自己人靠不住的時候,能得到一點外面的幫助也是好的。
林安安覺得,主人格那樣的個性,真的很需要幫助。
林安安想寫一篇這樣的文章。
題材就從自己開始找,比如她的媽,比如她。她還準備找找公社其他軍屬,選取一下題材。開始也不用寫多了。可以嘗試一下這個題材是否好上報。如果真的被選上了,她可以出一個系列的。
就在林安安構思文章的時候,老林家終于收到了期盼的回信和包裹。
林長喜拿著一大包的東西回來的時候,心情是十分復雜的。
安安要東西要到了,爹媽要東西也要到了。
只有自己和小蘭要東西,那是一點都沒有啊。連封信都不回。二嫂心里真沒他們兩口子。這些年那樣討好,真是白討好了。
林長喜的心也冷了,他終于開始意識到,討好二嫂真的是沒啥用的。
要點東西都這樣,難道還指望她以后能幫襯自家孩子嗎
以前林長喜以為自家是和二哥二嫂最親的,也最能說得上話的。
或者還加上一個小妹。
但是現在的現實情況是直接給了林長喜一耳光,讓他看清了現實。
可看清現實之后,他反而迷茫了。
看清有啥用呢難道他還能咋樣嗎還不是以后得指著二嫂他們幫襯難道還能鬧掰了
林長喜真的挺難受的。
所以一直回到家里,臉上都沒
啥笑臉。
拉長的臉和家里人高興的笑容形成鮮明對比。
朱小蘭也沒啥好臉色,特別是看到了包裹里面一堆東西,那心就特別不平衡,高興不起來,只默然的站在邊上。
吳秀紅站在孫銀花身邊,“媽,好多東西啊。還是你說話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