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的舊衣服她不嫌棄,她這輩子就沒穿新衣服的命,一輩子都是穿破衣服,一層層的補丁。能穿舊衣服都算幸福了。閨女婆家那邊有舊衣服也拿回來給她穿過,她也高興。別人家想要這樣的舊衣服還沒有呢。這年頭不光腚,能有件補丁少的衣服,那都要偷笑著當新衣服穿了。
可是想到兒子賺那么多錢,卻只給自己那么點錢。
丈母娘跟著他們一起生活,吃好穿好的,她這個親媽反而還穿人家舊衣服,這心里咋想就膈應。
中午,林安安吃飯的時候,就問三叔林長喜。“信寄出去了吧。”
“寄出去了。”
林長喜說不出是啥心情,又氣二嫂不拿自己當回事,又慶幸兩老也沒被多重視。然后又想著二嫂其實沒把老林家全家人放心上,他心里又不舒坦了。
林安安雖然不知道他心里具體啥心情,但是也沒忘了刺他兩下,“好羨慕老徐家人啊,可以經常見到我爸,去軍區大院里面和他們見面,吃飯。哎我爸多少年沒回來了。三叔,你說我爸現在是和徐家那邊親戚更親,還是老家這邊親啊”
林長喜就特別郁悶了。
雖然他也知道二哥沒回來的原因。經常幫著送報紙,聽領導們談話,他也知道這幾年邊境也不算太平,經常摩擦。這種時候,二哥作為部隊領導也不可能回來探親的。但是人家老徐家離得近,就不一樣了,可以找上門啊。
而且二嫂對她自己娘家親戚,態度肯定就不一樣吧。
這一點從自己媳婦身上也可以看出來。媳婦朱小蘭對他兄弟這邊也就面子情,可是對待娘家姐妹那是很親近的。小蘭不讓大嫂占一點便宜,但是愿意將東西送給娘家的姊妹。
這么一想,林長喜整個人又心里怪怪的。他媳婦這樣,是不是對他也不是很重視
林長喜想得比較多,吃飯就沒滋沒味。
林安安反而吃得快,吃完了之后就問,“三叔,我們公社有其他軍屬家庭嗎”
“啊,你問這個干啥”林長喜反應過來,不解的問道。
林安安也沒瞞著他,就把自己想寫文章找題材的事兒說了。
林長喜覺得林安安閑著沒事兒干。
文章是那么好寫的寫就寫了,還準備去找素材。浪費時間。
不過林長喜還是回答了,“肯定有啊,你爸被拉壯丁那會兒,可不止他一個被拉走
,整個縣城一批一批的拉。離縣城近的公社可拉走不少。咱公社離著遠9,可也有人去公社辦事。”
其實那會兒二哥也不知道是倒霉還是幸運,他們隊里本來比較偏,離著縣城遠,拉也拉不到他。可誰正好去縣城換東西呢。那會兒公社也有同樣倒霉的人被拉走。除了被拉走的,也有一腔熱血,早早出門參軍的。這事兒也是解放之后才知道的。因為在此之前,家里有誰參軍了,都不敢往外說的,怕被白狗子報復。
但是據他所知,全須全尾回來,還升官的只有他二哥,更多的是沒回來,以及回來了也殘疾的。想到那些家庭的狀況,林長喜陡然又涌出了一些滿足的感覺,好歹,他家里過得比很多人家強啊。
這也是這些年,他們基本不找二哥伸手的緣故。因為家里日子和別人比起來,真的好太多了。他們心里覺得滿足,也就沒咋想伸手。討好二哥,更多的是為了下一代。
也只是安安這丫頭鬧了這么幾次,才讓他們看穿了許多事情。他們不伸手是一回事,可不舍得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對二哥才開始不滿了。
林安安不知道他內心想啥,只找林長喜打聽軍屬家庭的情況。
林長喜作為郵遞員,常年在公社各個生產隊跑,那自然是都很了解了。比林安安自己去打聽都清楚。
其實林安安本來想親自上門去了解情況,然后征求別人的同意再寫文章的。但是她想了一下,自己這文章不一定能起到效果,為了自己一篇文章,這樣貿然上門提起別人的傷心事,就覺得不好。還不如直接問三叔,然后到時候用化名,自己改編一下,也就行了。故事本來就是需要進行加工才能刊登的。如果這篇文章幸運的可以刊登,那到時候再想其他的事兒。
“這有啥好說的,有過得還成的,有些過得不好的。每一家的境況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