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林安安還沒寫到他們的故事呢。
林安安立馬道,“下次就你們了,我已經開始寫大綱了,報社也讓我可以繼續投稿呢。我還需要潤色一番。”
“那你也要把我們的思想寫得這么偉大,其實我們和那報紙上面寫的一樣。我們就是那么想的。”
林安安自然理解他們,誰不想把自己最光亮的一面展現給別人呢
林安安又把買的報紙分給他們,讓他們帶回去給家里人看。“現在只是上報紙了,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讓人幫著解決困難。只能說以后再想辦法,你們先別和家里人說其他的事兒。”
金滿月不敢,“我爸肯定不愿意接受幫助,他總不想和別人說他的事兒,也不愿意給組織添麻煩。”他爸當初退伍,啥都沒要,一個人收拾東西回老家了。在家里常常念叨的就是,活著回來就是最好的了,和別的戰友比起來,他已經很幸運了。
林安安道,“那你就和他說,這不是麻煩。如果能得到組織的幫助,你就能繼續念書。學到更多的知識,成為人才。他這是在為組織培養人才呢。國家的建設需要我們下一代。”
“你問他,是想給國家培養一個庸才,還是人才”
說完又補充,“而且也不一定就能有補貼呢,但是如果真的有,他要是拒絕,你就說服他。對待長輩,我們也不能總是逆來順受,我們也要堅持自己的原則。他們愿意無私奉獻這也很好,但是對待咱們的責任,他們也該盡到。”
林安安的這番話倒是讓這幾個少年人都很新奇。
因為在他們所受到的教育,所處的環境當中,長輩說話,小輩是沒插嘴的余地的。爹媽給他們咋樣的生活,他們就過咋樣的生活。
隊里那些孩子哪個不是這樣的敢不聽話,棍棒伺候。
晚上林家人都下工回到家里,林安安自然又把報紙讀給家里人聽了。
都不用說,這些人就從這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林長福倒是有些想法,他沒買炊餅,買的是棗泥糕。
但是這其實也沒啥分別。
所以也無話可說。
不過老林家人的心虛倒是出奇的一致,都問林安安,“你爸能看到報紙吧。”
林安安道,“那肯定能啊。”
“那他會不會知道這寫的是你啊”因為他們對故事里面的事兒太熟悉了,所以總覺得就算沒寫名字,也應該知道的。
林安安肯定的告訴他們,“不會猜到的,他又不知道你們會這么對我。”
那個故事她是改動過的,不熟悉的人是不會猜到的。林常勝對她別說熟悉了,壓根是一無所知。
林常勝但凡有這個心,主人格還會那么可憐
十幾年的不聞不問,讓林安安早就看穿了他這個人了。他就是一個對不在乎的人和事兒不愿意付出一點精力的人。對他不在意的事兒,他是一點心思都不會用的。而且林安安覺得這人還大男子主義。老林家的男人都有這個特點,沒道理林常勝就沒有。林常勝把家里的事兒一股腦的丟給她那位后媽,不一定就是因為信任,而是因為覺得,這個人不會違背他的意志。
一個沒心的,和一個
心眼多的,這兩口子湊一塊兒了,他們倒是沒啥影響,倒是委屈了主人格了。
孫銀花聽到林安安這么說,稍微放點兒心,但是也不能完全放心。
她還是心虛的。
其實之前沒上報紙,她還沒這么心虛,但是這么上報紙寫出來了之后,她就覺得見不得人了,丟人。就產生了這種心虛的想法。
她內心深處也是有點兒道德觀的,只是平日里這道德左右不了她的思想,她的做法。
她明知道錯誤,依然會這樣做。